一项发表在《自然·癌症》杂志上的最新研究深入探讨了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TILs)治疗产生耐药性的复杂机制。研究发现,耐药与肿瘤反应性T细胞的功能失调以及肿瘤细胞通过丢失新抗原逃避免疫识别密切相关。了解这些机制对于提升TILs等免疫治疗和靶向治疗的效果至关重要。 Read More... "非小细胞肺癌TILs治疗耐药机制大揭秘:T细胞失能与肿瘤逃逸最新研究"
我们汇集最新的医学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经验,致力于为癌症患者创建一个全面且深入的知识平台。在这里,我们将详细探讨各种癌症的诊断、治疗方法以及前沿技术,帮助患者全面了解医学领域的最新进展、实践应用及新兴治疗手段的有效性和适用性。此外,我们还将关注临床实践中的真实案例,结合临床数据和专家经验,为患者提供宝贵的见解与专业知识,进而提升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一项发表于《柳叶刀·肿瘤学》的回顾性研究证实,对于携带BRCA1或BRCA2基因突变的乳腺癌患者,进行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BSO)可显著降低全因死亡率、乳腺癌特异性死亡率及第二次非乳腺癌风险,且不增加心血管疾病等长期健康风险。这项发现为BRCA突变相关癌症的预防和治疗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Read More... "BRCA1/BRCA2突变乳腺癌患者:预防性切除卵巢输卵管的长期益处获证实"
APHINITY研究长达10年的随访数据揭示,对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患者,在术后辅助治疗中将帕妥珠单抗(帕捷特)加入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联合化疗方案,可显著降低17%的死亡风险,尤其对淋巴结阳性患者益处更明显。这一重要发现进一步巩固了该靶向药组合在HER2阳性乳腺癌辅助治疗中的地位,为患者带来了长期生存的新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帕妥珠单抗、曲妥珠单抗等靶向药的信息及海外购药途径。 Read More... "帕妥珠单抗联合曲妥珠单抗显著降低HER2阳性早期乳腺癌死亡风险"
最新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接受保乳手术、放疗及内分泌治疗(如他莫昔芬、阿那曲唑)的激素受体阳性绝经后DCIS(导管原位癌)乳腺癌患者,手术切缘宽度对10年局部复发率影响微小。研究结果提示,对于切缘不足2毫米的患者,常规进行再次切除手术可能并非必要,有望减少不必要的手术和患者负担。 Read More... "乳腺癌DCIS保乳术后,手术切缘不足2毫米还需要再次切除吗?一项新研究的启示"
一项基于MCL0208临床试验的新研究发现,在接受化疗免疫疗法和自体干细胞移植后接受来那度胺维持治疗的套细胞淋巴瘤(MCL)患者中,存在大型克隆性造血克隆与更差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相关。这项临床研究结果为MCL患者的预后评估提供了新的视角,并提示克隆性造血可能影响患者对治疗的反应和长期生存。了解这些预后因素对于患者选择合适的抗癌药和靶向药治疗方案至关重要。 Read More... "来那度胺维持治疗套细胞淋巴瘤:大型克隆性造血克隆预示更差预后"
一项日本进行的II期临床研究(OGSG 1102)显示,卡培他滨(希罗达)联合贝伐珠单抗(阿瓦斯汀)作为一线治疗方案,在76岁及以上或不适合强化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老年患者中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和有利的安全性特征。研究结果支持该组合作为这类患者的可行治疗选择,毒性更低,有助于维持生活质量。 Read More... "卡培他滨联合贝伐珠单抗:老年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一线治疗的有效且耐受选择?日本临床研究结果解读"
局部进展期胃癌患者接受新辅助免疫化疗后,如何准确评估疗效至关重要。一项最新临床研究表明,通过治疗前后的序贯双能量CT扫描,结合碘浓度变化和肿瘤厚度等参数,可以有效预测胃癌对免疫化疗的病理反应,并与患者的无病生存期相关。这项研究为胃癌的疗效评估提供了新的影像学依据。 Read More... "预测胃癌免疫化疗反应:序贯双能量CT影像学指标研究"
欧洲肝病学会年会(EASL 2025)公布了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A+B)治疗肝细胞癌(HCC)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一项研究更新了不可切除HCC患者接受A+B治疗的长期生存结果,强调影像学缓解的预后价值;另一项前瞻性研究评估了A+B用于中晚期HCC降期后进行肝移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这些数据进一步支持了阿替利珠单抗和贝伐珠单抗在肝癌治疗中的重要地位,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和策略。了解更多海外靶向药代购信息。 Read More... "肝细胞癌治疗新进展:阿替利珠单抗联合贝伐珠单抗的长期疗效与降期策略"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项新型增强型CAR-T疗法(huCART19-IL18)的临床研究结果。该疗法仅需3天制备,针对既往CAR-T治疗失败的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在低剂量下实现了81%的总缓解率和可控的安全性,为CAR-T耐药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Read More... "新型增强型CAR-T疗法:3天快速制备,为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带来81%高缓解率"
一项发表于《Nature Genetics》的大规模单细胞研究,以前所未有的分辨率揭示了胶质母细胞瘤(GBM)在标准治疗后的复发机制。研究发现,GBM复发时肿瘤生态系统构成发生普遍变化,恶性细胞比例下降而胶质-神经微环境细胞增加,这与患者预后相关。同时,恶性细胞状态转变高度个体化,受MGMT状态和治疗诱导的基因组变异影响。这项临床研究强调了理解个体化复发轨迹的重要性,为未来开发更精准的靶向药和抗癌药提供了新视角。 Read More... "单细胞技术深度解码胶质母细胞瘤复发:揭示肿瘤生态系统的复杂演变"
LITESPARK-004研究长期随访证实,靶向药贝组替凡(Belzutifan/Welireg)在VHL相关性肾细胞癌、血管母细胞瘤和胰腺神经内分泌瘤中疗效持久且安全性良好。了解贝组替凡的临床研究数据、有效性、安全性及海外购药途径。 Read More... "贝组替凡在VHL相关性肾细胞癌及其他肿瘤中显示持久疗效"
苏州大学汪健团队在Developmental Cell发表重磅研究,深入揭示神经母细胞瘤的发育可塑性机制。研究利用单细胞多组学和空间转录组学,识别了高危神经母细胞瘤的关键中间状态和调控网络,为理解肿瘤恶性进展、开发新的靶向药和抗癌药提供了重要线索。了解这些研究进展,对于神经母细胞瘤患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包括海外靶向药代购,具有重要意义。 Read More... "神经母细胞瘤为何难治?最新研究揭示肿瘤发育可塑性与靶向治疗新方向"
中山大学等研究团队通过TCR测序发现鼻咽癌早期诊断新方法,可提前6-12个月预警。该研究揭示了EBV与肿瘤抗原双重识别的免疫监视机制,为鼻咽癌早期检测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新思路。了解鼻咽癌、靶向药、抗癌药等最新研究进展。 Read More... "TCR测序解码鼻咽癌“免疫密码”:实现早期精准预警的新突破"
SurVaxM,一种靶向Survivin的创新免疫疗法,在治疗新诊断胶质母细胞瘤的Phase 2B SURVIVE临床试验中显示积极进展。中期分析结果支持试验继续进行,为这种侵袭性脑肿瘤患者带来新希望。了解SurVaxM临床研究最新动态。 Read More... "创新免疫疗法SurVaxM在胶质母细胞瘤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进展"
针对高危IIB-III期黑色素瘤患者,手术后如何降低复发风险?本文聚焦2024年黑色素瘤围手术期(辅助/新辅助)治疗的最新研究进展,深入解析达拉非尼、曲美替尼、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等靶向药与免疫疗法在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的临床证据,包括COMBI-AD、KEYNOTE-716、NADINA等重要研究更新。 Read More... "黑色素瘤围手术期治疗:靶向药与免疫疗法研究更新(达拉非尼、帕博利珠单抗等)"
2025 AACR年会公布多项癌症研究进展,涵盖结直肠癌ctDNA检测、非小细胞肺癌KRAS G12D靶向药Zoldonrasib、EGFR抑制剂皮疹管理、奥拉帕利+帕博利珠单抗联合疗法及替雷利珠单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PD-L1高表达NSCLC的临床试验结果。了解这些抗癌药和靶向药的最新研究动态。 Read More... "2025 AACR年会聚焦癌症前沿:KRAS靶向药、联合免疫疗法及ctDNA检测新进展速览"
实体瘤CAR T细胞疗法研究取得新进展。文章探讨了CAR T疗法在胃癌、结直肠癌、肾细胞癌等实体瘤中面临的挑战与克服策略。靶向CLDN18.2的satri-cel、靶向CD70的ALLO-316、靶向GCC的GCC19CART等新型CAR T疗法在早期临床试验中展现出积极疗效,为实体瘤患者带来希望。了解这些靶向药、抗癌药的最新信息。 Read More... "实体瘤CAR T细胞疗法研究新突破:多款靶向新药在临床试验中显现希望"
最新III期临床研究RC48-C016揭示,靶向药维迪西妥单抗(爱地希)联合免疫疗法特瑞普利单抗(拓益)作为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且安全性可控。这项重要临床研究为尿路上皮癌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Read More... "HER2阳性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新进展:维迪西妥单抗联合特瑞普利单抗III期临床研究结果积极"
一项长达14.7年的临床研究显示,早期使用靶向药利妥昔单抗(Rituximab)单药治疗无症状、低肿瘤负荷的晚期滤泡性淋巴瘤患者,可显著延迟后续治疗的需求。了解这项重要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以及如何获取利妥昔单抗等抗癌药。 Read More... "利妥昔单抗:15年随访证实对滤泡性淋巴瘤的长期疗效"
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显示,对于接受手术并病理淋巴结阴性的早期口腔癌患者,术后放疗时省略颈部照射与包含颈部照射相比,区域控制率相似,但显著降低了副作用。这项研究结果为早期口腔癌患者的术后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Read More... "早期口腔癌术后放疗新策略:研究显示部分患者可安全省略颈部照射,显著降低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