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研究揭示,部分导管原位癌(DCIS)患者或可避免立即手术。8年随访数据显示,低风险DCIS患者发展为浸润性乳腺癌的风险较低,生存率极高。本文深入探讨了主动监测作为个体化治疗新选择的可行性与风险分层依据。 Read More... "导管原位癌(DCIS)新认知:8年生存率超98%,部分患者或可避免手术"
每天喝牛奶会增加患癌风险吗?一项针对超51万中国人的大型研究发现,乳制品摄入与肝癌和乳腺癌风险呈正相关。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项重磅研究,并探讨如何在享受牛奶营养的同时,科学管理癌症风险。 Read More... "牛奶增加肝癌与乳腺癌风险?超51万中国人研究揭示真相"
KEYNOTE-B61研究证实,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一线治疗晚期非透明细胞肾癌展现出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和良好的生存获益。该方案的总缓解率达50.6%,中位总生存期为41.5个月,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标准。 Read More... "非透明细胞肾癌一线治疗:帕博利珠单抗与仑伐替尼组合疗效与副作用全解析"
鼻咽癌发生肝转移后如何选择治疗方案?研究表明,对于病灶局限的患者,接受肝部分切除术的5年生存率显著优于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和生存希望。 Read More... "鼻咽癌肝转移:手术切除与TACE治疗,哪种方案生存率更高?"
BFR14临床研究最新数据显示,伊马替尼治疗晚期胃肠间质瘤(GIST)效果显著,20年生存率达13%。携带Kit外显子11突变或实现转移灶完全切除的患者生存期翻倍,超过14年。了解伊马替尼的长期疗效、价格与购买渠道。 Read More... "伊马替尼治疗胃肠间质瘤:20年随访揭示13%患者长期生存秘诀"
新型ADC药物SHR-A1904在针对CLDN18.2阳性晚期胃癌及胃食管交界癌的I期临床试验中取得积极成果。研究证实其安全可控,并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为患者带来新希望。了解其疗效、副作用及未来前景。 Read More... "胃癌新希望:ADC药物SHR-A1904临床试验结果公布,疗效与安全性如何?"
本文全面解析了2025年前列腺癌的最新诊疗策略,从精准诊断到个体化风险分层,重点介绍了阿比特龙、恩杂鲁胺等新一代药物及奥拉帕利等靶向治疗方案。了解这些前沿疗法如何改善患者生存期,以及相关药物的代购信息。 Read More... "前列腺癌治疗指南:阿比特龙、奥拉帕利等新药如何改变治疗格局?"
一项发表于《自然通讯》的重磅研究揭示了PIANOS系统,它能精准预测结直肠癌患者的复发风险,并指导个性化治疗。该系统能区分出对贝伐单抗、化疗或免疫疗法不同敏感性的患者群体,为制定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了重要依据。 Read More... "结直肠癌治疗新突破:PIANOS系统精准预测风险,指导个性化用药"
肾细胞癌治疗迎来新思路!研究表明,血液生物标志物KIM-1能有效预测纳武利尤单抗等免疫疗法的疗效与患者预后。了解KIM-1水平如何帮助医生制定更精准的治疗方案,并评估药物(如阿替利珠单抗)的治疗价值,为患者选择最佳药物提供重要依据。 Read More... "肾细胞癌治疗新突破:KIM-1如何预测纳武利尤单抗等药物疗效?"
COAST临床试验最新结果显示,对于不可切除的III期非小细胞肺癌,在度伐利尤单抗(英飞凡)基础上联用oleclumab或monalizumab,能显著改善患者的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为寻求更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提供了新希望。 Read More... "度伐利尤单抗联合新药治疗III期非小细胞肺癌:COAST研究带来新突破"
复旦大学最新研究将食管鳞状细胞癌分为三种分子亚型,直接关联患者预后。这项发现为判断复发风险和选择化疗等治疗方案提供了新依据,推动了食管癌精准治疗的发展,为患者带来新希望。 Read More... "食管癌治疗新方向:最新研究揭示三种分子分型,精准预测预后与复发风险"
本文详细解读了多种罕见的胸膜原发间叶源性肿瘤,包括孤立性纤维性肿瘤、滑膜肉瘤等。文章深入剖析了各类肿瘤的临床症状、病理诊断特征、关键基因突变(如ALK、ROS1)及分子靶点,为患者理解病情和寻求精准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Read More... "罕见胸膜肿瘤深度解读:一文看懂各类间叶源性肿瘤的病理与基因特征"
最新研究揭示,靶向SIRT2的抑制剂AGK2能有效克服pMMR型结直肠癌的免疫治疗耐药。通过诱导DNA损伤,AGK2将“冷”肿瘤转化为“热”肿瘤,并与抗PD-1疗法协同作用,为结直肠癌患者提供了全新的治疗策略。 Read More... "AGK2新策略:破解pMMR结直肠癌免疫耐药,联合抗PD-1疗法前景广阔"
最新研究揭示HR+/HER2-晚期乳腺癌治疗新方向。SERENA-6研究显示卡米司群可基于ESR1突变提前干预,显著延长生存期。INAVO120研究则证实伊那利塞联合疗法对PIK3CA突变患者的巨大获益。了解前沿疗法,把握治疗先机。 Read More... "乳腺癌治疗新突破:卡米司群与伊那利塞如何改写HR+/HER2-患者治疗策略?"
新型ADC药物JSKN003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临床研究中展现出优异疗效。对于既往接受过多种治疗的患者,其客观缓解率高达54.7%,且安全性可控。了解JSKN003的最新数据、副作用及未来前景。 Read More... "JSKN003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最新临床数据显示缓解率高达73.3%"
人工智能(AI)技术正深刻改变胃癌的诊疗模式。本文将详细介绍AI如何在胃癌的早期诊断、分期、病理分析中发挥作用,并探讨其在预测化疗、靶向治疗(如抗HER2)疗效及患者预后方面的巨大潜力,为患者提供更精准的治疗参考。 Read More... "胃癌诊疗新突破:人工智能(AI)如何预测化疗与靶向药疗效?"
为什么癌细胞会“偏爱”特定器官?本文深入解析肿瘤嗜器官性转移的“种子与土壤”机制,揭示癌细胞如何选择并适应肝、肺、脑等新环境,以及这如何影响治疗策略与患者预后,为晚期癌症患者提供重要参考。 Read More... "揭秘肿瘤转移:为什么癌细胞会“偏爱”肝、肺、骨等特定器官?"
最新研究揭示低糖饮食或增加癌症转移风险。该研究发现低糖环境通过PVR-TIGIT信号轴削弱NK细胞功能,促进转移。联合抗TIGIT抗体或能逆转此效应,为肝细胞癌等癌症治疗带来新思路。 Read More... "低糖饮食的双刃剑:抑制原发瘤却促进转移?抗TIGIT抗体或成破局关键"
最新研究揭示,CD163+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水平高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在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欧狄沃)一线治疗时,可能获得更好的疗效和更长的无进展生存期。本文深入解读该研究,为肾癌患者的PD-1抑制剂治疗提供新见解。 Read More... "纳武利尤单抗治疗肾细胞癌新发现:CD163+巨噬细胞或可预测疗效"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如何治疗?本文全面解读从早期到晚期的个性化治疗方案,重点介绍奥希替尼等靶向药在辅助治疗、一线治疗及耐药后的应用策略,并探讨了联合化疗或双抗药物的最新进展,为患者提供用药参考。 Read More... "2025 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指南:奥希替尼单药与联合治疗方案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