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PD-1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商品名:欧狄沃),已成为转移性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的重要治疗选择。然而,并非所有患者都能从中获得理想的疗效,这使得寻找能够预测治疗反应的生物标志物显得尤为重要。近期一项研究表明,PD-1抑制剂的疗效可能部分通过重塑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的功能来实现,而高水平的CD163阳性TAMs与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接受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后的更优结局显著相关。
研究背景:TAMs在肾癌免疫微环境中的双重角色
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是肿瘤微环境中的关键免疫细胞。在许多癌症类型中,如结直肠癌和胰腺导管腺癌,TAMs通常通过促进免疫抑制来帮助肿瘤生长,并被认为是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产生耐药性的原因之一。然而,它们在肾细胞癌免疫治疗中的具体作用和预测价值仍不完全明确。
临床前模型显示,TAMs能够促进T细胞的耗竭。活化的T细胞释放趋化因子,将血液中的单核细胞招募至肿瘤微环境,这些单核细胞随后分化为巨噬细胞。接着,TAMs与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ILs)之间发生抑制性的相互作用,并向微环境中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最终导致细胞毒性T细胞功能耗竭,削弱其抗肿瘤能力。
HCRN GU16-260试验:关键发现与数据解读
为了深入探究这一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HCRN GU16-260(NCT03117309)II期临床试验中67名接受一线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转移性ccRCC患者的治疗前肿瘤样本。该研究旨在评估CD163阳性TAMs的密度与患者临床结局(包括无进展生存期PFS和客观缓解率ORR)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令人振奋:
- 客观缓解率 (ORR):CD163阳性TAMs密度高的患者组(n=34)的ORR高达65%,而密度低的患者组(n=33)仅为15%(P
- 无进展生存期 (PFS):高密度组的中位PFS为16.6个月,显著优于低密度组的5.5个月(P = .009)。
这些数据有力地证明,对于考虑使用纳武利尤单抗(欧狄沃)治疗的肾细胞癌患者,肿瘤组织中CD163阳性TAMs的密度是一个强有力的预测指标。了解这一指标,有助于评估药物的潜在效果和制定更精准的治疗策略。对于需要了解该药物价格或代购渠道的患者,明确其潜在疗效是做出决策的第一步。
深入探索:TAMs与耗竭性T细胞的空间关系
研究团队还进一步利用空间邻近性分析,探究了TAMs与不同耗竭状态的CD8阳性TILs之间的物理位置关系。他们发现,无论是终末耗竭还是非终末耗竭的CD8阳性TILs,都倾向于聚集在CD163阳性TAMs的周围(30微米半径内)。
更有趣的是,当比较这两种TILs的富集程度时,研究人员观察到,终末耗竭的CD8阳性TILs在CD163阳性TAMs附近的富集程度,显著高于非终末耗竭的CD8阳性TILs。
结论与展望
总而言之,HCRN GU16-260试验的这项分析表明,在接受一线纳武利尤单抗治疗的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中,高密度的CD163阳性肿瘤相关巨噬细胞(TAMs)与显著改善的客观缓解率和无进展生存期相关。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PD-1抑制剂可能通过重塑TAMs功能来发挥抗肿瘤作用,也为筛选最有可能从该疗法中获益的患者提供了极具潜力的生物标志物。未来,CD163+ TAMs的检测有望成为指导肾细胞癌免疫治疗决策的重要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