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临床前研究揭示,溶瘤病毒Delta-24-RGD与小分子药物ONC201联合治疗儿童高级别胶质瘤(pHGG)及弥漫性中线胶质瘤(DMG)展现出强大的协同抗癌潜力。该方案显著抑制肿瘤生长,延长生存期,并激活抗肿瘤免疫反应,为治疗这一棘手儿科癌症带来新希望。了解ONC201等抗癌药的最新进展。 Read More... "ONC201联合Delta-24-RGD:儿童高级别胶质瘤治疗新突破?临床前研究揭示协同抗癌潜力"
本文详细解读2025年中国肿瘤整合诊治指南(CACA)中关于胃癌的病理诊断、分期及分子检测关键信息。重点关注早期与进展期胃癌的区分、TNM分期标准、以及指导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关键分子标志物检测,如HER2、PD-L1、MSI-H/dMMR、Claudin18.2等。了解这些最新胃癌诊疗指南,有助于患者获取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Read More... "胃癌精准诊疗:解读2025 CACA指南病理诊断与分子检测要点"
长期以来,压力与癌症的关系备受关注。本文探讨了慢性压力如何通过影响免疫系统、促进炎症和血管生成,进而可能加速癌症进展和转移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发现,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在早期试验中显示出抑制癌细胞扩散和增强免疫反应的潜力,特别是在乳腺癌、结直肠癌等癌症类型中。了解压力对癌症的影响,有助于患者探索包括药物和心理干预在内的综合管理策略。 Read More... "压力如何影响癌症进展?β受体阻滞剂或成新辅助策略"
一项针对局部晚期食管癌同步放化疗的荟萃分析显示,与标准剂量放疗(50.0/50.4 Gy)相比,增加放疗剂量(≥59.4 Gy)并未提高患者生存率,反而显著增加了严重不良反应的风险。研究建议标准剂量放疗是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更优的选择。 Read More... "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疗:标准剂量放疗或为更优选择"
西班牙医院利用人工智能(AI)新策略,成立欧洲首个肿瘤血液学免疫预防部门,旨在早期检测淋巴瘤、白血病、骨髓瘤等血液肿瘤患者的免疫缺陷,通过精准干预(如使用免疫球蛋白)显著降低致命感染风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了解AI如何革新癌症护理。 Read More... "AI赋能血液肿瘤治疗:西班牙首创免疫预防策略对抗感染风险"
了解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如纳武利尤单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肺癌、黑色素瘤等癌症时可能引发的罕见皮肤副作用。本文探讨大疱性类天疱疮(BP)和脂肪营养不良(LD)的病例、机制及风险,为患者和医生提供重要参考。关注相关药物副作用及海外购药信息。 Read More... "警惕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如纳武利尤单抗)罕见皮肤副作用:大疱性类天疱疮与脂肪营养不良"
了解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的一种罕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里氏转换(Richter Transformation, RT),即CLL转变为侵袭性淋巴瘤(通常是DLBCL)。本文探讨RT的风险因素、症状、诊断方法、治疗选择(包括靶向治疗、免疫疗法如CAR-T)以及不断改善的预后前景。 Read More... "CLL转化为侵袭性淋巴瘤?详解里氏转换的风险、诊断与治疗新策略"
本文详细解析了自身免疫性胰腺炎(AIP)的两种类型、诊断挑战(特别是与胰腺癌的区分)、以及包括皮质类固醇和利妥昔单抗在内的治疗方案。了解AIP的症状、IgG4指标的作用及局限性,以及长期管理的重要性,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这一复杂疾病。 Read More... "自身免疫性胰腺炎揭秘:症状、诊断与治疗方案全解析"
探索3D生物打印技术的奥秘:了解其工作原理、生物墨水的构成,以及在器官移植、组织修复和癌症研究中的革命性应用。这项技术有望通过打印人体组织模型来加速抗癌药物测试,为个性化医疗开辟新途径。 Read More... "3D生物打印技术:定制人体组织与器官,革新癌症研究与药物测试"
最新临床研究显示,靶向Trop2的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在治疗经治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展现显著疗效,尤其对EGFR突变型NSCLC效果更佳。研究报告了客观缓解率、无进展生存期及安全性数据,为耐药NSCLC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希望。了解芦康沙妥珠单抗的最新进展、疗效及潜在的海外购药途径。 Read More... "芦康沙妥珠单抗治疗晚期NSCLC显效,EGFR突变患者缓解率高"
了解哪些人群是胃癌、结直肠癌等胃肠肿瘤的高风险群体?本文深入探讨地域、生活习惯、幽门螺杆菌感染及家族遗传等风险因素,强调胃镜、肠镜等早癌筛查对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乃至发病率的关键作用,特别是对有癌症家族史的人群。 Read More... "胃癌结直肠癌高危人群识别与早期筛查策略解读"
深入解析实体瘤进展中感觉神经与癌痛的复杂关系。了解CGRP、TRPV1等关键分子如何调控肿瘤微环境、影响免疫逃逸,并探讨靶向神经通路作为潜在抗癌新策略的可能性,为患者寻找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Read More... "癌痛不只是症状:感觉神经如何影响实体瘤进展与治疗?"
探索黑色素瘤治疗前沿:个性化新抗原mRNA疫苗mRNA-4157联合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在临床研究(Keynote 942)中显示出显著疗效,相较于单独使用帕博利珠单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和远处转移无进展生存期。了解这种创新疗法的机制、安全性和未来潜力,以及相关药物如帕博利珠单抗的获取途径。 Read More... "mRNA疫苗联合免疫疗法:黑色素瘤治疗新进展,mRNA-4157研究成果解读"
本文通过一例59岁男性患者的病例,详细解析了罕见软组织肿瘤——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FS)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诊断要点及鉴别诊断。了解LGMFS的特点有助于更准确地认识此类肉瘤。 Read More... "低度恶性肌纤维母细胞肉瘤(LGMFS):罕见软组织肿瘤的诊断与病例解析"
胰腺癌治疗进入精准时代。本文深入解析基于BRCA、MSI-H、NTRK等基因突变的胰腺癌靶向治疗方案,包括奥拉帕利等PARP抑制剂和帕姆单抗等免疫疗法,探讨如何通过基因检测选择最佳药物,提升治疗效果。了解最新靶向药信息及海外购药选择。 Read More... "胰腺癌靶向治疗新前沿:基因检测指导下的精准用药策略"
了解结直肠癌治疗的最新突破,特别是针对晚期患者。本文探讨了分子靶向药物、免疫治疗(尤其对MSI患者)、新辅助治疗及MDT模式在北京大学首钢医院的应用和成果,由顾晋教授解读如何通过精准医疗和综合策略改善结直肠癌患者预后。 Read More... "晚期结直肠癌不再“不可能”:专家解读靶向、免疫治疗前沿进展"
本文通过一例膀胱副神经节瘤(PGL)病例,详细解析了这种罕见神经内分泌肿瘤的诊断过程,涵盖临床表现、影像学、病理形态学及免疫组化特征(如SDHB),并探讨了其与尿路上皮癌等膀胱肿瘤的鉴别诊断要点。了解副神经节瘤的准确诊断对于后续治疗至关重要。 Read More... "膀胱副神经节瘤(PGL)诊断全解析:从症状到病理确诊"
最新临床研究(KL264-01与SKB264-II-08)显示,靶向Trop2的ADC药物芦康沙妥珠单抗在治疗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展现出显著疗效,尤其对于EGFR突变型患者。研究报告客观缓解率(ORR)达34%-40%,疾病控制率(DCR)超8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6.2-9.3个月,且EGFR突变患者6个月持续缓解率高达95%。了解芦康沙妥珠单抗的疗效、安全性及获取途径。 Read More... "芦康沙妥珠单抗临床研究:晚期NSCLC(含EGFR突变)治疗新希望"
最新临床研究揭示,靶向药阿伐替尼(Avapritinib)在治疗PDGFRA基因变异的高级别胶质瘤(HGG)方面显示出潜力。该研究对比了多种PDGFRA抑制剂,发现阿伐替尼具有更优的细胞抑制能力和血脑屏障穿透性,并在部分患者中观察到放射学缓解。了解阿伐替尼治疗HGG的疗效、副作用及获取途径。 Read More... "阿伐替尼新进展:针对PDGFRA突变高级别胶质瘤的潜力研究"
肝癌患者就诊需携带哪些资料?如何避免治疗误区?本文由蔡建强教授解答肝癌诊断、治疗和康复的关键问题,包括必备检查、常见误区及饮食、运动、睡眠等康复建议,助您在抗癌路上少走弯路。了解更多肝癌治疗方案和药物信息,可关注相关资讯。 Read More... "肝癌患者必读:从诊断到康复,专家指导助您少走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