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治疗迎来新曙光
根据1期QUILT-106研究(NCT06334991)的初步数据,一种名为CD19 t-haNK的CD19导向CAR-NK细胞疗法,在治疗晚期华氏巨球蛋白血症(Waldenstrom macroglobulinemia, WM)患者中显示出令人鼓舞的疗效。
突破性的临床研究结果
QUILT-106研究的初步数据显示,首批接受治疗的两名患者均实现了完全缓解(CR)。值得注意的是,这两名患者都曾接受过多种前期治疗,属于重度经治患者。
- 其中一名患者通过CD19 t-haNK单药治疗达到了完全缓解。
- 另一名患者则在接受CD19 t-haNK与利妥昔单抗(Rituximab)联合治疗后,也达到了完全缓解。
这些缓解效果得到了维持,并且至今已持续6个月。在安全性方面,该治疗方案耐受性良好,未报告任何重大毒副作用。这一结果为那些在经历多线治疗后病情复发的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无需化疗的治疗选择。
什么是CD19 t-haNK疗法?
CD19 t-haNK是一种高亲和力、“即用型”的同种异体自然杀伤(NK)细胞系。它经过精心设计,能够表达两种关键蛋白:
- CD19特异性CAR:使其能够精准识别并攻击表达CD19的肿瘤细胞。
- 高亲和力CD16受体:当与利妥昔单抗等抗体药物联用时,能显著增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
这种双重抗肿瘤机制使得CD19 t-haNK在杀伤癌细胞方面更具威力。如果您对前沿的CAR-NK疗法或华氏巨球蛋白血症的其他治疗方案有任何疑问,例如药物的获取渠道、价格等,可以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解答和支持。
QUILT-106研究详情
QUILT-106是CD19 t-haNK的首次人体临床试验,这项开放标签研究正在招募复发/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成年患者。主要入组标准包括:
- 确诊为CD19和CD20阳性的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
- 已完成至少2线细胞毒性化疗,并接受过利妥昔单抗或其他抗CD20抗体治疗。
- 具有可测量病灶,且ECOG体力状况评分为0或1。
研究的主要终点是评估该疗法的总体安全性,次要终点是根据淋巴瘤免疫调节治疗反应标准(LYRIC)评估最佳肿瘤反应。
治疗方案与评估
入组患者最初会接受一个为期3周的CD19 t-haNK单药治疗周期。经过一周的安全观察后,患者将接受CD19 t-haNK与利妥昔单抗的联合治疗。研究人员将在第2周期结束后及治疗结束时通过PET/CT评估疗效。这项研究的持续进行,有望为复发性华氏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确立一种可行的无化疗治疗新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