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化疗免疫、靶向治疗以及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的不断突破,胃肠道(GI)癌症的治疗格局正在被重塑。根据医学专家Tanios S. Bekaii-Saab博士的观点,食管癌、神经内分泌瘤(NETs)和肝细胞癌(HCC)的治疗策略都迎来了重大变革。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这些领域的最新进展,帮助您了解前沿的治疗选择。
食管癌:化疗联合免疫疗法巩固一线地位
对于PD-L1阳性的食管癌患者,化疗联合免疫疗法已成为公认的有效策略。RATIONALE-305和RATIONALE-306这两项III期临床研究的结果,再次证实了这一方案的价值,尤其对于联合阳性评分(CPS)≥5的患者,其获益更为显著。
在这一领域,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已与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和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一同获得FDA批准,成为食管癌治疗的新选择。然而,目前尚无明确的临床数据证明这三种PD-1抑制剂在疗效上有何优劣之分。因此,患者在选择具体药物时,除了考虑疗效,也需要综合评估药物的可及性、价格以及个人身体状况。
神经内分泌瘤(NETs):靶向与核素治疗带来新希望
神经内分泌瘤的治疗领域同样取得了两个关键进展,极大地改变了治疗现状:
- 肽受体放射性核素疗法(PRRT)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并逐渐向一线治疗推进,在临床实践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 III期临床试验CABINET的成功,推动了靶向药 卡博替尼(Cabozantinib) 获批用于经治的晚期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新的“武器”。
在此之前,常用的靶向药物包括舒尼替尼(Sunitinib)和依维莫司(Everolimus),但它们都存在疗效有限和毒性较大的问题。卡博替尼的出现,为后线治疗提供了更优的可能。许多医生基于在肝癌等其他癌种中的丰富使用经验,认为卡博替尼的活性可能更高,且通过调整起始剂量(如从60mg降至40mg),可以更好地平衡疗效与副作用,让患者更易耐受。对于需要了解卡博替尼价格和购买渠道的患者,MedFind提供专业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
肝细胞癌(HCC):如何精准选择一线免疫联合方案?
在晚期肝细胞癌的一线治疗中,目前已有三种获批的免疫联合方案,但如何选择最适合的方案是患者和医生共同面临的挑战。
- “T+A”方案: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 贝伐珠单抗(Bevacizumab):该方案应答率高,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均有显著优势,但存在较高的出血风险,不适用于有高出血风险的患者。
- “STRIDE”方案:曲美木单抗(Tremelimumab)+ 度伐利尤单抗(Durvalumab):该方案的PFS优势不明显,但展现出长期的OS获益,且出血风险较低。
- “O+Y”方案: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 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该方案因伊匹木单抗剂量较高,毒性相对最大。通常仅在患者有高出血风险且急需强效应答,同时身体状况较好能够耐受时才会考虑。
总的来说,“T+A”方案和“STRIDE”方案是目前临床上更受青睐的选择。未来,肝癌的治疗将朝着整合双特异性抗体、以及将免疫疗法推向更早期的辅助或新辅助治疗阶段等方向发展。
总结与展望
胃肠道癌症的治疗正在进入一个精准化、多元化的新时代。无论是食管癌的化疗免疫,还是神经内分泌瘤和肝癌的靶向与免疫新方案,都为患者带来了新的生存希望。如果您对文中提及的治疗方案或药物有任何疑问,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副作用、价格及购买途径的信息,可以随时通过MedFind AI问诊获得专业的解答和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