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癌治疗新时代:免疫疗法重塑治疗格局
肾细胞癌(RCC)是成年人常见的泌尿系统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其在全球及我国的发病率均呈现上升趋势。传统上,肾癌对放疗和化疗反应不佳,治疗选择有限。然而,随着PD-1/PD-L1抑制剂、CTLA-4抑制剂等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问世,肾癌治疗进入了全新的“免疫时代”。这些药物通过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肿瘤细胞,极大地改善了晚期肾癌患者的预后。
为了规范和指导我国肾癌的免疫治疗实践,2025年发布的《肾癌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应运而生。该共识结合了国际权威指南、最新的临床研究成果以及中国专家的临床经验,为肾癌治疗的标准化和个体化提供了重要依据。
《共识》核心内容解读:不同阶段肾癌的免疫治疗策略
该专家共识全面覆盖了从局部进展期到晚期、从透明细胞癌到非透明细胞癌的各类肾癌的免疫治疗管理,并对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及其处理方法给出了明确指导。
局部进展期肾癌的围手术期免疫治疗
对于局部进展期的透明细胞肾细胞癌(ccRCC)患者,新版《共识》提出了更灵活的术前新辅助治疗建议。特别是当患者存在癌栓、肿瘤侵犯邻近器官、肿瘤体积过大或有强烈保肾需求时,推荐考虑使用已有中国人群数据的免疫药物进行治疗,旨在缩小肿瘤,为后续手术创造更有利的条件。
在术后辅助治疗方面,对于高危复发风险的患者(如pT3及以上分期、淋巴结转移等),在通过手术等局部治疗达到无疾病证据(NED)后,可考虑进行辅助免疫治疗,以降低复发风险。
晚期或不可切除肾癌的一线与后线治疗
对于晚期或无法手术切除的ccRCC,《共识》明确推荐将“免疫+靶向”的联合方案作为一线治疗优选,尤其强调选择具有中国或亚洲人群研究数据的方案。对于一线治疗后进展的患者,二线及后线治疗同样推荐基于中国人群数据的免疫联合方案,或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新的临床试验,探索更多治疗可能。
此外,对于原发肿瘤可被完全切除的转移性ccRCC患者,可在开始免疫治疗前,考虑先行减瘤性肾切除术。
特殊类型肾癌与副作用管理
对于较为少见的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nccRCC),由于其异质性强,目前尚缺乏标准治疗方案。《共识》建议优先推荐患者参加临床研究。在无临床试验可参与的情况下,可谨慎考虑免疫联合治疗方案。
在副作用管理方面,“靶向+免疫”联合疗法效果显著,但其不良反应(AEs)的管理也至关重要。《共识》建议,当出现非严重不良事件时,应首先考虑暂停靶向药物。若症状得到缓解,可尝试调整靶向药的剂量或采用间歇性给药;若症状未改善,则需进一步暂停免疫治疗,并根据情况使用糖皮质激素进行干预。在选择治疗方案时,患者和家属不仅要考虑疗效,还需权衡药物的可及性和价格。若对海外新药的获取途径有疑问,MedFind的药品代购服务可提供帮助。
展望未来
《肾癌免疫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的发布,为我国肾癌的临床诊疗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随着更多前瞻性研究数据的公布、新靶点的发现以及早期筛查技术的进步,肾癌的诊断、治疗和康复管理体系将不断完善,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存时间和更高的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