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ESMO年会肺癌前沿动态概览
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汇聚了全球顶尖的肿瘤学专家,展示了癌症治疗领域的最新突破。在肺癌治疗方面,多项研究成果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涵盖了从人工智能早期筛查、免疫治疗新策略到靶向药物新应用的方方面面。本文将为您精选并解读其中最值得关注的核心进展。

一、AI助力肺癌早筛:qXR-LNMS评分系统展现巨大潜力
尽管低剂量CT(LDCT)是肺癌筛查的金标准,但在许多地区普及率有限。CREATE研究验证了一种人工智能(AI)驱动的肺结节恶性度评分系统(qXR-LNMS),旨在通过普通的胸部X光片(CXR)发现高危结节。中期分析结果显示,该AI工具能提供与LDCT相当的风险预测能力,甚至能识别出不符合当前筛查指南的人群(如年龄小于50岁且从不吸烟者)中的高风险患者,为扩大肺癌早期诊断范围提供了新工具。
二、替雷利珠单抗联合化疗:晚期鳞状NSCLC一线治疗的长期生存优势
RATIONALE-307研究的长期随访数据再次证实了替雷利珠单抗(Tislelizumab)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鳞状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价值。数据显示,即使在对照组有高达58.7%的患者后续交叉接受了替雷利珠单抗治疗的情况下,初始接受“替雷利珠单抗+化疗”方案的患者组仍在总生存期(OS)上表现出持续且具有临床意义的获益。尤其在年龄小于65岁、ECOG PS评分为1分以及IV期疾病的患者亚组中,生存改善更为显著。
三、帕博利珠单抗攻克脑转移:真实世界数据揭示NSCLC治疗新希望
脑转移是晚期NSCLC患者面临的严峻挑战。一项单中心回顾性研究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单药或联合化疗在伴有脑转移的NSCLC患者中的疗效。结果令人鼓舞:总体颅内疾病控制率(rw-icDCR)高达92%。值得注意的是,在PD-L1高表达(≥50%)并接受帕博利珠单抗单药治疗的患者中,中位无进展生存期(rw-PFS)显著优于联合化疗组(19.9个月 vs 7.6个月),显示出强大的颅内控制能力。对于脑转移患者而言,选择最优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若您对帕博利珠单抗或其他免疫疗法有疑问,不妨咨询MedFind 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
四、恩沙替尼术后辅助治疗:ALK阳性NSCLC患者无病生存期显著改善
对于ALK阳性的可切除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是降低复发风险的关键。ELEVATE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恩沙替尼(Ensartinib)作为术后辅助治疗,展现出卓越的疗效。数据显示,在II-IIIB期患者中,恩沙替尼组的2年无病生存(DFS)率高达86.4%,而安慰剂组仅为53.5%,疾病复发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80%(HR=0.20)。这一突破性数据为早期ALK阳性NSCLC患者提供了一种强有力的术后治疗新选择。如需了解恩沙替尼的详细信息、价格及购买渠道,可访问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
五、伏美替尼挑战“老大难”:二线治疗EGFR exon20ins突变NSCLC疗效显著
EGFR 20号外显子插入(Exon20ins)突变是一种罕见且难治的NSCLC亚型,对传统EGFR靶向药普遍耐药。FURMO-003研究探索了第三代EGFR-TKI伏美替尼(Furmonertinib)在高剂量(240mg/日)下二线治疗该类患者的潜力。结果显示,确认的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44.3%,疾病控制率(DCR)更是高达90.0%,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3个月。这一数据表明,伏美替尼有望成为EGFR Exon20ins突变晚期NSCLC患者在含铂化疗失败后的一个重要靶向治疗选择。
六、其他重要研究进展
- 超越PD-L1表达:一项研究利用深度学习分析PD-L1染色切片的组织学模式,成功识别出与免疫治疗生存结局相关的特征,表明整合数字病理分析有望增强疗效预测的准确性。
- 基因多态性影响疗效:研究发现,PD-1基因上的特定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如rs7421861 G/G纯合基因型,可能与接受帕博利珠单抗治疗的肺腺癌患者较差的PFS相关,提示了宿主遗传背景在免疫治疗中的重要性。
- 多模式支持护理:ACCEPT研究证实,将健康教育、心理干预和家庭运动等整合到标准肿瘤治疗中,能显著改善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焦虑抑郁状态和睡眠质量,强调了全程、全面管理的重要性。
总而言之,2025 ESMO年会为肺癌领域带来了诸多鼓舞人心的进展,从诊断到治疗,再到全程管理,新的技术和药物正不断优化治疗策略,延长患者生存。想要获取更多前沿的抗癌资讯和药物信息,请持续关注MedFind抗癌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