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的II期NorthStar试验的重磅发现,对于携带EGFR突变的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靶向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局部巩固治疗(放疗和/或手术),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研究结果表明,与单独使用奥希替尼 (osimertinib)相比,奥希替尼联合局部巩固治疗可显著延长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这一突破性进展可能为该患者群体的治疗模式带来变革。
突破性的临床数据
NorthStar试验的数据令人鼓舞。具体来看,接受奥希替尼联合局部巩固治疗的患者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到了25.4个月,而仅接受奥希替尼单药治疗的对照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7.0个月(风险比[HR] = 0.60;95%置信区间[CI] = 0.40–0.92;P = .02)。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胸部/头颈部肿瘤内科副教授Yasir Elamin博士指出:“对于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将靶向药奥希替尼与这些局部治疗相结合,不仅有助于控制原发肿瘤的进展,同样对转移病灶有效。这是令人振奋的一步,表明奥希替尼可能成为这些患者极具价值的联合治疗选择。” 这一积极的临床数据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奥希替尼的治疗方案或海外靶向药代购信息,MedFind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支持。
NorthStar试验设计
这项随机II期NorthStar试验旨在评估在标准治疗药物奥希替尼的基础上,增加局部巩固治疗对EGFR突变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益处。研究共纳入119名患者,这些患者此前未接受过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治疗,或是在既往治疗后出现EGFR T790M耐药突变但未使用过第三代EGFR-TKI。所有患者首先接受6至12周的奥希替尼单药治疗,若病情未出现进展,则被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继续接受奥希替尼单药治疗,另一组则在奥希替尼治疗的基础上增加局部巩固治疗。
安全性与副作用概览
在安全性方面,两组中均有96%的患者报告了任何级别的不良事件。然而,3级或更高级别的不良事件在联合治疗组中更为常见,发生率为29%,而单药治疗组为16%。
最常见的不良事件包括皮肤疾病、食欲不振和呼吸困难,其中呼吸困难在联合治疗组中明显更为普遍。研究人员指出,观察到的所有不良事件均在预期之内。有效的副作用管理是确保治疗顺利进行的关键。在MedFind的抗癌资讯版块,您可以找到更多关于靶向治疗副作用管理的实用信息。
专家解读与未来方向
研究作者认为,NorthStar试验的结果支持将局部巩固治疗整合到接受EGFR靶向治疗的患者的治疗范式中,尤其是在经过适当筛选的患者中。这些发现可能为未来该患者群体的标准治疗提供重要参考。对于复杂的病情,寻求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至关重要。MedFind的AI问诊服务可以帮助您快速匹配全球顶尖专家,获取个性化诊疗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