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0025:免疫与抗血管生成的双重打击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最常见的类型,占比高达85%,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面临着严峻的治疗挑战。HB0025是一款创新的抗PD-L1/VEGF双特异性融合蛋白,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同时作用于两个关键靶点:
- PD-L1靶点:通过阻断PD-1/PD-L1通路,重新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来攻击癌细胞。
- VEGF靶点: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阻断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从而“饿死”肿瘤。
这种双重抑制机制有望产生“1+1>2”的协同抗癌效应。
II期临床研究的关键发现
这项II期研究旨在评估HB0025联合化疗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纳入了未经治疗、且无EGFR或ALK基因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
研究将患者分为两个队列:
- 队列1:鳞状NSCLC患者,接受HB0025联合卡铂/紫杉醇治疗。
- 队列2:非鳞状NSCLC患者,接受HB0025联合卡铂/培美曲塞治疗。
令人振奋的疗效数据
截至2025年4月25日,在87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HB0025展现出了强大的抗肿瘤活性:
- 在鳞状NSCLC队列(队列1)中,整体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3.3%,疾病控制率(DCR)为95.8%。
- 尤其值得瞩目的是,在PD-L1表达水平(TPS)≥50%的鳞癌患者亚组中,客观缓解率(ORR)达到了惊人的100%(15/15)!这表明HB0025在PD-L1高表达人群中可能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 在非鳞状NSCLC队列(队列2)中,ORR也达到了56.4%,DCR为94.9%。
HB0025的安全性表现如何?
在安全性方面,HB0025联合化疗的方案总体耐受性良好。数据显示,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的发生率为39.8%,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下降,这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中较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与一些抗VEGF单药相比,HB0025相关的出血事件发生率较低(8.8%),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特征。
结语:国产创新药为肺癌治疗带来新曙光
HB0025作为国产PD-L1/VEGF双抗药物,其II期研究初步结果无疑是振奋人心的,特别是100%的ORR数据,充分展示了中国创新药的研发实力。随着III期临床研究的启动,我们期待HB0025能有更多积极数据公布,早日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提供一种更优的治疗选择。MedFind致力于提供最新的抗癌资讯,帮助患者和家属掌握前沿动态。同时,如需了解更多前沿靶向药及免疫药物的海外获取途径,可以访问MedFind代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