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治疗但疾病仍持续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而言,治疗选择往往十分有限。然而,一项令人振奋的IIa期临床研究的长期随访结果显示,一种名为CAN-2409的病毒免疫疗法,有望为这些患者带来新的生存希望,并延长其免疫检查点抑制治疗的持续时间。
CAN-2409:创新机制,靶向抗癌
CAN-2409是一种复制缺陷型腺病毒,其独特之处在于编码了HSV-tk基因。这项开放标签的IIa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CAN-2409联合口服前药valacyclovir,并继续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用于对PD-(L)1抑制剂治疗无效或产生耐药性的不可切除III/IV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研究将患者分为两组:疾病稳定者进入队列1,疾病进展者进入队列2。
在治疗方案中,患者通过支气管镜或经皮注射接受两剂CAN-2409(5 x 1011 vp),间隔5至7周,并口服valacyclovir 15天。此前的研究结果已在2024年ASCO年会上公布,初步展现了该疗法在整体患者群体中令人鼓舞的总生存期数据。
长期随访揭示显著生存获益
本次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WCLC)上公布的扩展随访结果,进一步证实了CAN-2409的持久生存优势。在长达32.4个月的随访期内,研究人员对46名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在所有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24.5个月。
特别是在疾病进展的队列2中,中位总生存期为21.5个月。值得注意的是,37%的患者在治疗后两年多仍存活,甚至在治疗40个月后,生存率仍有12%,50个月后仍有5%的患者存活。这些数据对于免疫治疗失败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突破。
非鳞状NSCLC患者获益更显著
研究进一步发现,不同组织学类型的患者对CAN-2409的反应存在差异。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表现出更长的总生存期(25.4个月),远超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13.3个月)。研究者Charu Aggarwal博士指出,这与治疗后细胞毒性效应T细胞显著增加以及其他有利的免疫学变化有关。在非鳞状患者中,注射CAN-2409后,循环T细胞、B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变化更为显著。
此外,研究还观察到了远隔效应(abscopal responses),即69%的多发病灶患者中,未注射部位的肿瘤也出现了缩小,这进一步证明了CAN-2409能够激活全身性抗肿瘤免疫反应。
安全性良好,未来可期
CAN-2409在长期随访中持续展现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研究作者强调,这些积极的发现有力支持了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后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尤其是非鳞状组织学类型)患者中,开展更大规模、随机对照的CAN-2409临床试验。
对于寻求最新抗癌疗法和海外购药渠道的患者及家属,了解这类前沿研究进展至关重要。如果您正在寻找海外靶向药或需要专业的AI问诊服务,可以访问MedFind官网,获取更多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为您的抗癌之路提供支持。我们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便捷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确保您能及时获取所需的创新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