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而言,一线靶向治疗奥希替尼(Osimertinib)虽然效果显著,但疾病进展仍是不可避免的挑战。当患者在一线奥希替尼治疗后出现非中枢神经系统(CNS)疾病进展时,后续治疗策略的选择至关重要。一项来自COMPEL试验的最新分析为这一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在铂类化疗基础上继续使用奥希替尼,可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COMPEL研究揭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生存优势
这项全球性、随机、双盲的COMPEL研究,旨在评估在一线奥希替尼治疗后出现非CNS进展的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继续使用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疗效。研究将患者按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每日一次80毫克奥希替尼(Osimertinib)或安慰剂,联合铂类/培美曲塞化疗(顺铂75毫克/平方米或卡铂AUC 5,联合培美曲塞500毫克/平方米,每3周一次,共4个周期)。随后,两组患者分别继续接受每日一次80毫克奥希替尼或安慰剂,联合培美曲塞维持治疗(500毫克/平方米,每3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或出现其他停药标准。
关键数据:无进展生存期与总生存期显著延长
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与安慰剂加化疗组相比,继续使用奥希替尼联合铂类/培美曲塞化疗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具体数据显示,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的中位PFS为8.4个月,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仅为4.4个月(风险比[HR] = 0.43,95%置信区间[CI] = 0.27–0.70)。
更重要的是,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组的总生存期(OS)也更长,达到15.9个月,而安慰剂联合化疗组为9.8个月(HR = 0.71,95% CI = 0.42–1.23)。这些数据强有力地支持了在疾病进展后继续使用奥希替尼作为治疗骨架的策略。
专家解读:耐药异质性与个性化治疗
首席研究员、意大利威尼托肿瘤研究所的Giulia Pasello博士指出:“这些结果表明,对一线奥希替尼的耐药性可能具有异质性,部分肿瘤细胞对持续治疗仍然敏感。” 她强调,这项试验支持将奥希替尼作为这一治疗阶段的基石策略。此外,联合治疗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良好,与奥希替尼和化疗药物已知的安全性特征一致。这些发现也与FLAURA2研究的结果相符,该研究同样显示了一线奥希替尼联合化疗的益处。
Pasello博士总结道,这些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决策,并强调了在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靶向治疗进展后,采取个性化治疗策略的重要性。
获取海外靶向药,MedFind助您一臂之力
对于面临EGFR突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挑战的患者及家属,及时获取最新的靶向药物和治疗方案至关重要。如果您正在寻找如奥希替尼等海外靶向药的购买渠道,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 提供便捷、可靠的购药服务。我们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优质药品代购、AI问诊以及全面的抗癌资讯,助您更好地应对疾病。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MedFind抗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