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基特淋巴瘤:挑战与困境
伯基特淋巴瘤(Burkitt’s Lymphoma)是一种罕见但侵袭性极强的B细胞淋巴瘤。虽然通过标准联合化疗方案,许多患者可以获得治愈,但对于那些对化疗产生耐药性或治疗后复发的患者来说,情况则截然不同。这类难治性或复发性伯基特淋巴瘤患者的有效挽救治疗方案非常有限,预后极差,中位总生存期甚至不足3个月。由于这种淋巴瘤的罕见性,以及在许多针对复发或难治性B细胞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新疗法临床试验中常被排除,导致针对伯基特淋巴瘤的临床研究面临诸多挑战,患者急需新的治疗突破。
创新靶向药组合带来曙光
近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上发表的一份报告,为难治性伯基特淋巴瘤的治疗带来了一线希望。该报告详细介绍了三例对传统化疗方案难治的伯基特淋巴瘤患者,在接受了两种新型靶向药物——CD3和CD20双特异性抗体格菲妥单抗(Glofitamab)与抗CD79b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维泊妥珠单抗(Polatuzumab Vedotin)联合治疗后,获得了显著缓解,并成功桥接至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患者案例:疗效的初步验证
报告中的三位患者均为男性,年龄从22岁到42岁不等,他们的共同点是疾病对多种前期治疗方案(包括不同的化疗组合,甚至CAR-T细胞疗法)均表现出耐药或治疗后复发:
- 患者1:一位42岁的I期伯基特淋巴瘤患者,在接受了包括DA-EPOCH-R、R-GDP、局部放疗以及axicabtagene ciloleucel(一种CAR-T疗法)和R-IVAC在内的多线治疗后疾病持续进展。接受格菲妥单抗和维泊妥珠单抗联合治疗后,患者达到了完全代谢缓解,并在随后的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持续保持缓解状态。
- 患者2:一位35岁的IV期伯基特淋巴瘤患者,在R-CODOX-M和R-IVAC治疗后曾达到完全缓解但迅速复发,累及中枢神经系统。在R-ESHAP和鞘内化疗以及放疗后疾病仍进展。转而使用格菲妥单抗和维泊妥珠单抗治疗后,患者再次获得完全代谢缓解,并在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9个月依然维持完全缓解。
- 患者3:一位22岁的IV期伯基特淋巴瘤患者,在R-hyper-CVAD和R-MA治疗后疾病进展。格菲妥单抗和维泊妥珠单抗被作为二线治疗方案,经过五个周期的治疗后,患者达到了完全代谢缓解。尽管随后接受的抗CD19 CAR-T细胞治疗后疾病再次进展,但重新启动格菲妥单抗和维泊妥珠单抗治疗后,患者再次获得临床显著缓解,并计划进行巩固性异基因干细胞移植。
结论与展望
这些案例表明,格菲妥单抗与维泊妥珠单抗的联合疗法不仅在其他高级别B细胞淋巴瘤中显示出潜力,其疗效范围也可能扩展到预后极差的难治性伯基特淋巴瘤。对于那些对标准化疗方案无效、甚至对CAR-T细胞疗法不应答或复发的患者,这一靶向药组合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有效的治疗策略。
这一发现支持未来开展更大规模的前瞻性临床研究,以进一步评估格菲妥单抗联合维泊妥珠单抗在伯基特淋巴瘤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包括伴有中枢神经系统受累的复杂病例。随着更多创新抗癌药的出现,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更多治疗选择。
对于正在寻找这类新型靶向药或希望了解海外购药途径的患者和家属,可以通过AI问诊服务获取初步信息,或访问网站获取更多药物信息和抗癌资讯。
参考文献
Prica A,et al.Glofitamab with Polatuzumab Vedotin in Refractory Burkitt’s Lymphoma.N Engl J Med. 2025 May 1;392(17):1760-1762. doi: 10.1056/NEJMc25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