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脏危象:转移性乳腺癌的致命挑战
对于10%-20%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而言,肝脏内脏危象是一种危及生命的严重并发症。其特征是肝功能急剧恶化,胆红素水平迅速飙升,若不及时干预,可能迅速发展为肝衰竭甚至导致死亡。然而,目前针对这一凶险状况尚无标准治疗方案,预后普遍不佳,为患者和医生带来了巨大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寻找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显得尤为迫切。
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发展为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其中,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作为一款新型抗HER2的ADC药物,已在HER2阳性、HER2低表达乃至HER2超低表达的乳腺癌治疗中显示出强大活性。但对于并发肝脏内脏危象的患者,其疗效和安全性如何?一份真实世界的案例研究为我们揭示了惊人的答案。
真实案例回顾:命悬一线间的治疗抉择
该案例的主角是一位52岁的女性患者,她被诊断为雌激素受体(ER)阳性、孕激素受体(PR)阳性、HER2低表达的浸润性导管癌,并已发生骨转移。在经历了来曲唑联合哌柏西利、依维莫司联合氟维司群两线内分泌治疗后,病情不幸再次进展。
患者因全身瘙痒、恶心和腹痛加重入院,检查发现其已出现严重黄疸。实验室指标令人震惊:总胆红素高达19 mg/dL(正常值上限的15倍以上),转氨酶水平也急剧升高。影像学检查证实肝脏出现大量转移灶,诊断为由肿瘤广泛浸润引起的肝脏内脏危象。

▲图1 治疗前CT图像显示双叶环形强化肝转移灶
德曲妥珠单抗显神威:从肝衰竭边缘到长期缓解
面对如此危急的状况,常规化疗因肝功能严重不全而风险巨大。医疗团队决定采用德曲妥珠单抗进行挽救治疗。考虑到患者的肝损伤情况,初始剂量从标准剂量下调。尽管初期出现了一些可控的副作用,但治疗效果立竿见影。
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肝功能指标迅速改善。到第三个治疗周期前,转氨酶水平已大幅下降。约3个月后,总胆红素恢复正常,肿瘤标志物CA15-3也从3229 U/mL骤降至21.8 U/mL。患者的全身状况和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面对复杂的病情和治疗选择,患者和家属可以通过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为治疗决策提供更多参考。

▲图2 治疗后肝功能指标快速改善
最终,该患者安全地接受了共25个周期的德曲妥珠单抗治疗,实现了长达一年半(18个月)的持续临床和影像学缓解,远超大型临床研究中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数据。这一结果充分证明了德曲妥珠单抗在这一极端危重情况下的非凡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
案例启示与未来展望
本案例是德曲妥珠单抗成功用于HER2低表达乳腺癌并发肝脏内脏危象的有力真实世界证据。它表明,即使在临床试验通常会排除的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中,德曲妥珠单抗依然可能是一种高效且耐受性良好的治疗选择。通过精准靶向递送高浓度化疗药物,ADC药物有望为这类濒临绝境的患者“力挽狂澜”。
随着德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癌及其他实体瘤中的适应症不断扩大,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来验证其在严重肝功能不全患者中的应用。对于寻求前沿靶向药物的患者,了解可靠的购药渠道至关重要。例如,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等服务平台,致力于为国内患者链接全球最新的药物资源。同时,想了解更多关于乳腺癌前沿治疗的资讯,欢迎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板块获取最新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