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的治疗领域,新一代抗体偶联药物(ADC)的问世正不断改写治疗格局。近期,在备受瞩目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一项由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胡夕春教授公布的KL166-III-06研究结果,为这一领域的患者带来了重大喜讯。研究表明,新型HER2靶向ADC药物博度曲妥珠单抗(A166)在与现有标准疗法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的“头对头”比较中大获全胜。如果您对自己的治疗方案有疑问,可以尝试使用MedFind 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

研究设计:一场公平的对决
KL166-III-06是一项关键性的III期、多中心、开放标签的随机对照研究,旨在直接比较博度曲妥珠单抗与恩美曲妥珠单抗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共纳入了365名HER2阳性、不可切除或转移性的乳腺癌患者,这些患者先前至少接受过一种抗HER2方案的治疗。
研究参与者被1:1随机分配至两组:
- 试验组:接受博度曲妥珠单抗(A166)治疗,剂量为每三周4.8 mg/kg。
- 对照组:接受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治疗,剂量为每三周3.6 mg/kg。
两组患者的基线特征均衡,且普遍具有较高的肿瘤负荷,其中约73%的患者存在内脏转移,超过半数(约53%)患者已接受过两线及以上的抗HER2治疗,这使得研究结果更具临床参考价值。
疗效惊人:无进展生存期翻倍
经过中位14.9个月的随访,研究结果令人振奋。由独立影像评估委员会(BICR)评估的主要终点数据显示:
- 博度曲妥珠单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11.1个月。
- 恩美曲妥珠单抗组的中位PFS为4.4个月。
这意味着,与T-DM1相比,博度曲妥珠单抗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大幅降低了61%(HR 0.39, P<0.0001)。这一显著的生存获益在所有关键亚组中均保持一致。
在次要终点方面,博度曲妥珠单抗同样表现出色:
- 客观缓解率(ORR):A166组高达76.9%,远超T-DM1组的53.0%。
-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A166组为12.2个月,是T-DM1组(5.7个月)的两倍多。
尽管总生存期(OS)数据尚未完全成熟,但已初步显示出对博度曲妥珠单抗有利的趋势。
安全性分析:毒性可控且耐受性良好
在安全性方面,两组的3级以上不良事件发生率相似。但值得关注的是,博度曲妥珠单抗组因不良反应导致的治疗中断率更低(1.1% vs 3.8%),且未报告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其主要的副作用为可控的眼部不良反应,且多数为暂时性,恢复比例接近90%。相比之下,T-DM1的毒性则主要集中在血液学毒性和肝功能异常。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乳腺癌靶向药的海外代购信息,例如药物价格和购买渠道,可以访问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
研究结论与展望
KL166-III-06研究的结论清晰明确:对于既往接受过治疗的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博度曲妥珠单抗(A166)相较于当前的标准疗法恩美曲妥珠单抗(T-DM1),能够带来具有统计学意义和临床价值的显著生存获益。它不仅将无进展生存期延长了一倍以上,还提升了肿瘤缓解的深度和持久性。这一突破性成果预示着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标准可能很快被刷新。更多前沿的抗癌资讯和诊疗指南,尽在MedFi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