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与抗血管联合疗法的新里程碑
近年来,将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与抗血管生成疗法相结合,已成为攻克实体瘤,尤其是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一大前沿策略。PD-L1和VEGF是分别掌控肿瘤免疫逃逸和血管生成的两大关键靶点,理论上,同时抑制这两个靶点能够产生“1+1>2”的协同抗癌效应。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一款由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PD-L1/VEGF双特异性抗体HB0025,公布了其II期临床研究的亮眼数据,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非小细胞肺癌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类型,占比高达85%,许多患者在确诊时已是晚期,治疗选择有限且挑战重重。面对复杂的治疗决策,患者及家属可以通过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前沿的个性化诊疗信息参考。
HB0025临床研究设计
这项II期研究旨在评估HB0025联合化疗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用于治疗局部晚期或转移性、且不携带EGFR或ALK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客观缓解率(ORR)。
研究共纳入113名患者,并根据病理类型分为两个队列:
- 队列1: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HB0025联合卡铂/紫杉醇治疗。
- 队列2: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接受HB0025联合卡铂/培美曲塞治疗。
惊人的疗效数据:ORR最高达100%
截至数据分析时,中位随访时间为4.47个月。在87名可评估疗效的患者中,HB0025展现了卓越的抗肿瘤活性:
- 在鳞状NSCLC队列中,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3.3%,疾病控制率(DCR)为95.8%。
- 尤其值得振奋的是,在PD-L1表达水平较高(TPS ≥50%)的鳞癌患者亚组中,客观缓解率达到了惊人的100%(15/15)!这表明HB0025可能对此类患者群体具有突破性的治疗潜力。
- 在非鳞状NSCLC队列中,ORR也达到了56.4%,DCR为94.9%,同样显示出良好的疗效。
虽然HB0025尚在研发阶段,但目前已有多种高效的靶向药和免疫药物获批上市,为肺癌患者提供了更多选择。您可以通过MedFind的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便捷地获取全球前沿的抗癌药物。
安全性与耐受性评估
在安全性方面,HB0025联合化疗的方案总体可控。数据显示,3级及以上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的发生率为39.8%,最常见的是中性粒细胞和白细胞计数下降,这在化疗联合免疫治疗中较为常见。值得注意的是,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的发生率为21.2%,而出血相关的TRAE发生率仅为8.8%,显示出较好的安全性。总体而言,该联合方案的耐受性良好。
结语与展望
国产PD-L1/VEGF双抗HB0025的II期初步研究结果,尤其是其在特定人群中100%的ORR,无疑是中国创新药研发领域的一大亮点。随着更大规模的III期临床研究的推进,我们期待HB0025能有更多积极数据公布,早日为广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长期生存获益。MedFind将持续关注HB0025的后续进展,并为您带来最新的抗癌资讯和诊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