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维持治疗迎来新进展
对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而言,一线含铂化疗后疾病往往会快速复发,有效的维持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根据在IASLC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的一项1b/2期临床试验(NCT03830918)的最终数据,一项创新的三联疗法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一线化疗后获得至少部分缓解的ES-SCLC患者,使用尼拉帕利(Niraparib,商品名:Zejula)、替莫唑胺(Temozolomide)和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的三联方案进行维持治疗,相较于单用阿替利珠单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PFS)。
研究关键数据解读:生存获益显著
这项研究的核心数据显示了三联疗法的明显优势:
- 无进展生存期(PFS):接受三联疗法(n=19)的患者,中位PFS达到了4.9个月(95% CI, 1.9-9.0),而单用阿替利珠单抗治疗组(n=16)的中位PFS仅为1.8个月(95% CI, 1.5-1.9),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24)。
- 总生存期(OS):三联疗法组的中位OS为12.0个月(95% CI, 6.4-24.1),同样优于对照组的9.1个月(95% CI, 3.2-13.1),显示出积极的生存趋势。
值得注意的是,在数据截止时,三联疗法组仍有2名患者在持续接受治疗,另有2名患者存活并处于随访中,这预示着该方案可能带来更长期的获益。
研究设计与安全性分析
该试验在完成一线化疗的ES-SCLC患者中展开。在2期部分,35名患者被1:1随机分配,分别接受三联疗法或阿替利珠单抗单药治疗。
在安全性方面,研究主要研究者、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琼森综合癌症中心的Jonathan W. Goldman博士指出,三联疗法展现出的毒性反应大多为低级别,整体可控。常见的不良反应包括:
- 任何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s):最常见的是疲劳和恶心(均为31.6%),其次是贫血(26.3%)和血小板计数下降(21.1%)。
- 3级及以上TEAEs:发生率较高的包括贫血、疲劳、血小板计数下降和高血压(均为10.5%)。
研究结论与患者启示
这项研究为PARP抑制剂联合低剂量替莫唑胺在小细胞肺癌维持或复发治疗中的应用增添了有力证据。研究团队表示,未来的生物标志物分析将进一步探讨疗效与SLFN11表达及DNA损伤修复标志物之间的关系。
对于寻求更有效维持治疗方案的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尼拉帕利三联疗法无疑提供了一个极具前景的选择。如果您希望了解更多关于尼拉帕利(Niraparib)等靶向药物的详细信息,包括不同版本的药物价格和可靠的代购渠道,可以访问MedFind海外医疗平台。此外,对于复杂的治疗决策,患者也可以通过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个性化的信息参考,帮助您更好地与医生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