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吃”不仅仅是满足生理需求,它承载着丰富的情感与文化。厨房,作为这份情感的载体,从古老的土灶到现代的燃气灶,见证了无数人间烟火。然而,在这熟悉的烟火气中,一项来自斯坦福大学的最新研究[1]却揭示了一个令人担忧的健康隐患:燃气灶在燃烧过程中会释放出苯,这是一种被国际权威机构认定为一级致癌物的有害物质。
研究指出,尤其在通风不良的厨房环境中,苯的浓度可能远超世界卫生组织(WHO)设定的安全阈值。更令人警醒的是,研究发现儿童暴露于燃气灶释放的苯,其致癌风险竟是成年人的1.85倍。
科学研究揭示燃气灶的潜在风险
为了深入了解燃气灶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团队采用了由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多区域室内空气质量模型CONTAM,对苯在不同住宅空间中的分布进行了系统模拟。这项模拟并非凭空想象,而是基于对87户家庭燃气灶的实地测量数据,确保了模型的准确性。
研究人员充分考虑了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通风情况,包括不同捕获效率(25%、50%、75%)的抽油烟机以及不同的开窗模式(不开窗、部分开启、全天开启)。通过将模拟结果与六户代表性家庭的实测数据进行对比,研究团队确认了模型的预测能力。
基于此,研究模拟了一种极端但并非罕见的生活场景:在密闭环境中,不开启抽油烟机也不开窗,高频率使用燃气灶进行烹饪。结果显示,在这种情况下,厨房内的苯浓度急剧升高,甚至卧室等其他房间的苯浓度也显著增加,远超安全水平。
即使是日常短时、轻量级的烹饪,如果灶具使用频率较高且通风不足,苯的积聚依然是潜在的健康威胁。中式烹饪习惯煎炒烹炸,对燃气灶的使用强度往往更高,因此通风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苯:厨房里的一级致癌物
燃气灶排放的苯不容小觑。苯已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1类致癌物,与白血病等多种癌症有关。研究人员通过“增量终生癌症风险”(ILTCR)指标评估发现,在无通风条件下,成人和儿童因燃气灶苯暴露而增加的终生癌症风险(分别为1.2E-06和2.2E-06)均超过了WHO建议的致癌效应安全阈值(1E-06)。
另一项发表在《环境科学与技术》上的斯坦福研究[2]也印证了这一发现,指出即使单次使用高功率燃气灶或烤箱约45分钟,厨房内的苯浓度也可能迅速升高并超过健康标准。
二氧化氮:不容忽视的呼吸道威胁
除了苯,燃气灶燃烧天然气或液化石油气还会产生大量二氧化氮(NO₂)。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研究[3]强调,长期暴露于NO₂不仅会增加儿童患哮喘的风险,还与成年人死亡率上升有关。研究估算,在美国,燃气灶和丙烷灶产生的NO₂污染每年可能导致多达19,000人死亡,这一数字甚至达到了二手烟致死人数的40%。
尽管上述研究存在一些局限性(如信息偏倚、对混杂因素控制不全),无法完全确定燃气灶使用与儿童哮喘等问题的因果关系,但它们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如何降低厨房空气污染风险?
面对这些潜在的健康风险,我们是否就应该放弃烹饪?当然不是。解决方案其实很简单,就藏在我们厨房的日常习惯中:
- 充分利用抽油烟机:研究表明,使用捕获效率高的抽油烟机能显著降低室内苯浓度。烹饪时务必全程开启抽油烟机,并在烹饪结束后继续运行几分钟,以彻底排出油烟和有害气体。
- 加强自然通风:开窗通风是最直接有效的降低室内污染物浓度的方法。烹饪时尽量打开厨房窗户,形成空气对流。即使不方便全程开窗,短时间的通风也能起到积极作用。
总而言之,斯坦福大学的系列研究提醒我们,燃气灶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可能成为室内空气污染和健康风险的来源,特别是苯和二氧化氮的排放与癌症(如白血病)、哮喘等疾病风险相关。但通过简单的通风措施,我们完全可以有效降低暴露风险,享受健康安全的烹饪生活。
对于已经面临癌症挑战的患者,了解最新的抗癌资讯和靶向药、仿制药获取途径至关重要。如果您对特定药物或治疗方案有疑问,也可以尝试使用AI问诊服务获取初步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