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经多线治疗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mCRPC)患者而言,有效的治疗方案仍然有限。然而,在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公布的一项1期临床试验(NCT04898634)数据,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结果显示,新型KLK2 x CD3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剂药物Pasritamig(JNJ-78278343)在mCRPC患者中展现了持久的疾病控制能力和可接受的安全性。
Pasritamig是什么?一种创新的抗癌机制
Pasritamig是一种首创的(first-in-class)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剂。它的独特之处在于能同时靶向两个目标:
- KLK2:这是一种在绝大多数前列腺癌细胞上表达的新型靶点,而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有限,这使得治疗更具靶向性。
- CD3:这是T细胞表面的一个蛋白。
通过像一座“桥梁”一样连接癌细胞上的KLK2和T细胞上的CD3,Pasritamig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T细胞,引导它们精准地识别并裂解前列腺癌细胞,从而发挥抗癌作用。
关键临床研究数据:疗效与安全性解读
这项首次人体试验纳入了既往接受过雄激素受体通路抑制剂(ARPI)和/或化疗的mCRPC患者。数据显示,Pasritamig的治疗潜力巨大。
显著的疗效信号
在接受推荐的2期研究剂量(RP2D)治疗的33名患者中,观察到了令人鼓舞的疗效:
- PSA水平显著下降: 42.4%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任何时间点,其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下降了至少50%(PSA50)。经确认的PSA50缓解率也达到了36.4%。值得注意的是,部分患者在初始的剂量爬坡阶段就已观察到PSA水平的下降。
- 客观缓解与持久性: 在所有基线时有可测量病灶的84名患者中,总缓解率(ORR)为8.3%,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长达8.9个月。
- 无进展生存期: 在RP2D剂量组,患者的中位影像学无进展生存期(rPFS)为7.85个月。截至数据分析时,仍有21.2%的患者在继续接受治疗,显示出其持久的疾病控制能力。
可控的安全性与副作用
安全性是评估新药的关键。Pasritamig在这方面表现良好,尤其是在推荐的2期研究剂量(RP2D)下:
- 总体耐受性: 在RP2D剂量组(n=45),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60.0%,其中大部分为轻度。3级或以上的严重TRAEs发生率仅为4.4%。
- 无治疗中断: 在RP2D剂量组,没有患者因不良事件而停止治疗,也未报告剂量限制性毒性。
- 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可控: 在RP2D剂量组,CRS的发生率为8.9%,且所有病例均为1级(最轻微级别),无需使用托珠单抗等药物进行干预。
- 其他常见副作用: 输液相关反应发生率为24.4%,可通过退烧药等常规处理进行管理,无需使用类固醇或肾上腺素。
研究总结与未来展望
这项1期研究证实,对于已经接受过多种治疗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Pasritamig是一种具有前景的治疗选择。它不仅能够带来有意义且持久的疾病控制,其安全性特征也十分良好,特别是通过阶梯式给药方案有效降低了严重副作用的风险。
研究的主要作者,来自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的Capucine Baldini博士表示:“目前,多项使用Pasritamig的关键性研究正在开发中。” 这预示着Pasritamig未来可能为更多前列腺癌患者带来福音。对于寻求Pasritamig等前沿药物的患者,了解其最新的临床数据、价格和获取途径至关重要,建议咨询MedFind等专业海外医疗服务机构获取更多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