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ADC药物在ESMO大放异彩,引领癌症治疗新篇章
在备受瞩目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中国创新药企再次成为焦点,向世界展示了其强大的研发实力。多款国产抗体偶联药物(ADC)凭借其在乳腺癌、非小细胞肺癌、尿路上皮癌等多个领域的突破性临床数据,惊艳全场,标志着中国在肿瘤治疗领域正从“跟跑者”向“引领者”迈进。
HER2 ADC:重塑乳腺癌治疗格局
在HER2阳性乳腺癌治疗领域,国产ADC药物展现了“best-in-class”的潜力,为患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生存获益。
恒瑞医药SHR-A1811:无进展生存期(PFS)突破30个月
HORIZON-Breast01研究的中期分析结果显示,针对HER2阳性晚期乳腺癌患者,SHR-A1811治疗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惊人的30.6个月,而对照组(吡咯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仅为8.3个月。这意味着SHR-A1811将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了78%(HR=0.22),客观缓解率(ORR)高达81.7%。这一数据为晚期乳腺癌患者带来了长期高质量生存的希望。

科伦博泰与康方生物:HER2 ADC赛道齐头并进
科伦博泰的博度曲妥珠单抗在与T-DM1的头对头Ⅲ期研究中同样表现出色,中位PFS达到11.1个月,显著优于对照组的4.4个月,已于近期获得国家药监局(NMPA)批准上市。康方生物的A166也显示出优越的疗效,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长达12.2个月,且安全性良好。对于寻求前沿治疗方案的患者,了解这些新药的获取渠道至关重要。如果您对ADC药物有任何疑问,可以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解答。

TROP2 ADC:攻克肺癌与乳腺癌治疗难题
科伦博泰的另一款重磅药物——TROP2 ADC芦康沙妥珠单抗,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乳腺癌两大癌种中均取得了成功。
在针对EGFR突变NSCLC患者的OptiTROP-Lung04研究中,芦康沙妥珠单抗组的中位PFS为8.3个月,显著优于化疗组的4.3个月,并将死亡风险降低了40%。在HR+/HER2-乳腺癌研究中,其PFS同样翻倍,达到8.3个月,为这两类难治性癌症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治疗新选择。


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革新:ADC联合免疫疗法
荣昌生物的维迪西妥单抗(HER2 ADC)联合君实生物的特瑞普利单抗(PD-1抑制剂)一线治疗晚期尿路上皮癌的RC48-C016研究,取得了历史性突破。
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了31.5个月,而化疗组仅为16.9个月,几乎翻了一倍(HR=0.54)。中位PFS也从6.5个月延长至13.1个月,ORR高达76.1%。这一“去化疗”方案有望成为晚期尿路上皮癌一线治疗的新标准。患者如需了解维迪西妥单抗的更多信息或购买渠道,可访问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

结语
本次ESMO大会上国产ADC药物的亮眼表现,不仅为全球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也彰显了中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创新实力。这些研究成果预示着未来癌症治疗将更加精准、高效。想了解更多前沿抗癌资讯,欢迎访问MedFind资讯中心,获取最新的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