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RNA疫苗与免疫治疗的惊人协同效应
一项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的重磅研究显示,一个意想不到的工具——市面上可及的mRNA新冠疫苗,可能成为抗癌治疗的有力盟友。研究指出,在开始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治疗前的100天内接种mRNA疫苗的癌症患者,其三年后的生存率可能是未接种疫苗患者的两倍。
这项由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研究人员主导的研究,分析了超过1000名患者的数据,为癌症免疫治疗领域带来了全新的视角。研究人员表示,mRNA新冠疫苗似乎能够“训练”患者的免疫系统,使其更有效地识别并清除癌细胞,当这种效应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结合时,便能产生强大的抗肿瘤免疫反应,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状况。
揭示背后的科学机制:从“警报”到“攻击”
这项发现并非偶然。研究团队在早前的个性化mRNA癌症疫苗研究中就观察到,mRNA疫苗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免疫激活剂,即便其不直接靶向肿瘤,也能激发免疫系统对抗癌细胞。
进一步的临床前模型研究揭示了其作用机制:
- 拉响警报:mRNA疫苗就像一个“警报系统”,能迅速将人体的免疫系统置于高度警戒状态。
- 暴露敌人:作为应对,癌细胞会试图通过表达更多的免疫检查点蛋白PD-L1来“伪装”自己,逃避免疫细胞的攻击。
- 精准打击:这种“自卫”行为恰好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创造了绝佳的攻击机会。这类药物专门用于阻断PD-L1等信号通路,从而释放被抑制的免疫细胞,让它们能够精准地向癌细胞发起攻击。
如果您想深入了解不同类型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及其适用症,可以随时使用MedFind AI问诊服务进行咨询。
令人振奋的临床数据实证
研究的临床数据有力地支持了上述机制。在多个癌种队列中,研究人员观察到了一致的积极结果:
- 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中,接种疫苗的180名患者中位生存期为37.33个月,而未接种的704名患者仅为20.6个月。
- 在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中,未接种疫苗的167名患者中位生存期为26.7个月,而接种疫苗的43名患者的中位生存期尚未达到(意味着生存期更长)。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生存优势在那些免疫学上被认为是“冷”肿瘤(即PD-L1表达水平极低,通常对免疫治疗反应不佳)的患者中最为显著。在这些患者中,接种mRNA疫苗使得他们的3年总生存率提高了近五倍。这一发现在考虑了疫苗厂家、接种剂量和治疗时间等多种因素后依然稳健。
对癌症患者的启示与未来展望
这项研究表明,价格低廉且广泛可及的mRNA新冠疫苗,有潜力极大地提升特定免疫疗法的效果。对于癌症患者而言,这不仅意味着现有治疗方案可能得到优化,也为那些对免疫治疗耐药的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及时掌握这些前沿的抗癌资讯,对于制定最佳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您可以关注MedFind抗癌资讯板块获取更多信息。
目前,一项多中心、随机的III期临床试验正在筹备中,旨在进一步验证这些发现,并探索是否应将接种mRNA新冠疫苗作为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患者的标准辅助方案。如果您正在寻求可靠的靶向药或免疫治疗药物的海外代购渠道,MedFind致力于为您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