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已经接受过多种治疗方案但仍然出现疾病进展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而言,后续的治疗选择十分有限,预后也常常不尽人意。特别是对于那些没有EGFR等常见靶向突变或已对靶向治疗耐药的患者,化疗和免疫治疗失败后,迫切需要创新的治疗策略。近期,《临床肿瘤学杂志》(JCO)发表的一项研究为这一困境带来了新的希望,主角是一款名为德帕瑞妥单抗(patritumab deruxtecan, HER3-DXd)的创新抗体偶联药物(ADC)。
什么是Patritumab Deruxtecan?
Patritumab deruxtecan是一款精准靶向HER3(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3)的ADC药物。HER3在高达83%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都有表达,并与肿瘤的耐药及转移密切相关,这使其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治疗靶点。
该药物的精妙之处在于其“三合一”结构:
- 靶向抗体 (Patritumab):像精确制导的导弹,能准确识别并结合癌细胞表面的HER3受体。
- 可裂解连接子:连接抗体和“弹头”的桥梁,在进入癌细胞后会断裂。
- 化疗载荷 (Deruxtecan):高效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释放后能直接破坏癌细胞的DNA,导致其死亡。
更重要的是,其化疗载荷具有细胞膜渗透性,能够杀死周围不表达HER3的癌细胞,产生强大的“旁观者效应”,从而实现更广泛的抗癌效果。
临床研究关键数据:为耐药肺癌患者带来新曙光
这项I期临床试验纳入了47名经多线治疗失败的晚期NSCLC患者,他们均未携带常见的EGFR激活突变,且绝大多数(95.7%)都曾接受过免疫治疗。研究结果显示,patritumab deruxtecan展现了令人鼓舞的广谱抗肿瘤活性:
- 客观缓解率 (cORR):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达到 27.7%。
- 疾病控制率 (DCR):高达 74.5% 的患者病情得到控制(包括缓解和稳定)。
- 肿瘤缩小:在可评估的患者中,86% 的患者靶病灶出现不同程度的缩小。
- 生存获益: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 5.5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更是达到了 15.2个月,显著优于现有后线疗法。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患者是否存在已知的驱动基因突变(如ALK/ROS耐药突变),patritumab deruxtecan都表现出相似的疗效,真正体现了其“广谱抗癌”的潜力。
Patritumab Deruxtecan的安全性与副作用
在带来显著疗效的同时,该药物的安全性也备受关注。研究显示,其安全性总体可控。约51.1%的患者出现了3级或以上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EAE),但严重TEAE的比例较低(12.8%),且没有发生治疗相关的死亡事件。需要特别关注的间质性肺病(ILD)发生率为10.6%,且均为1-2级的轻中度事件。
总结与展望
综合来看,patritumab deruxtecan (HER3-DXd) 在经过大量前期治疗、选择有限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了强大且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和可管理的安全性。它不仅为EGFR突变耐药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也为其他驱动基因亚型或无明确驱动基因的广大患者群体带来了突破性的治疗希望。对于这款前景广阔的新药,其后续的临床进展、批准上市情况、以及未来的治疗费用和购买渠道,都是患者和家属们关注的焦点。MedFind将持续追踪报道,为寻求前沿治疗方案的肺癌患者提供及时的信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