膀胱癌治疗迎来革命性进展
近期,在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公布的两项重磅3期临床试验——KEYNOTE-905和IMvigor011,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MIBC)的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预示着治疗新标准的到来。耶鲁大学医学院泌尿生殖肿瘤科主任Daniel P. Petrylak博士指出,这些研究成果,特别是KEYNOTE-905的数据,将重塑膀胱癌的治疗格局。
KEYNOTE-905研究:为不耐受顺铂的患者带来新曙光
对于不适合或拒绝接受顺铂化疗的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而言,有效的围手术期治疗方案一直是个空白。KEYNOTE-905研究旨在评估恩沃利单抗(Enfortumab vedotin, Padcev)联合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 Keytruda)作为围手术期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与单纯手术观察组相比,接受联合治疗的患者在关键生存指标上获得了显著改善:
- 无事件生存期(EFS):联合治疗组的中位EFS尚未达到,而观察组仅为15.7个月。这意味着联合治疗将疾病进展或死亡的风险降低了60%(HR=0.40)。24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的EFS率高达74.7%,远超观察组的39.4%。
- 总生存期(OS):联合治疗组的中位OS同样尚未达到,而观察组为41.7个月,死亡风险降低了50%(HR=0.50)。24个月时,联合治疗组的OS率为79.7%,观察组为63.1%。
- 病理学完全缓解(pCR)率:联合治疗组的pCR率达到了惊人的57.1%,而观察组仅为8.6%,显示出强大的肿瘤清除能力。
在安全性方面,该联合方案的安全性可控,与既往研究数据一致,且因不良事件导致手术延迟的比例很低(4.0%)。这一研究首次证实了围手术期治疗能为不耐受顺铂的MIBC患者带来显著获益,有望成为该人群的新标准治疗方案。
IMvigor011研究:ctDNA指导精准辅助治疗
如何在手术后精准识别出需要接受辅助治疗的高复发风险患者,是膀胱癌治疗的另一大挑战。IMvigor011研究创新性地利用循环肿瘤DNA(ctDNA)作为“哨兵”,来指导术后是否使用阿替利珠单抗(Atezolizumab, Tecentriq)进行辅助治疗。
研究发现:
- 对于术后ctDNA阳性的患者,接受阿替利珠单抗治疗可显著延长生存期。中位无病生存期(DFS)从安慰剂组的4.8个月延长至9.9个月,疾病进展风险降低36%(HR=0.64)。
- 中位总生存期(OS)也从安慰剂组的21.1个月显著提升至32.8个月,死亡风险降低41%(HR=0.59)。
- 对于术后ctDNA持续阴性的患者,其复发率非常低,提示这部分患者可能无需接受额外的辅助治疗,从而避免了不必要的毒副作用。
这项研究证实,通过动态监测ctDNA,可以更精准地为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术后治疗策略,实现“因人施治”。如果您想了解自己的病情是否适合这些前沿疗法,或对治疗方案有疑问,可以随时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参考意见。
总结与展望
KEYNOTE-905和IMvigor011两项研究的成功,标志着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治疗进入了一个新时代。恩沃利单抗联合帕博利珠单抗为不耐受顺铂的患者提供了强有力的围手术期治疗选择,而ctDNA监测则为术后辅助治疗的精准化提供了可靠依据。随着这些前沿药物和检测技术的应用,膀胱癌患者的生存前景将得到极大改善。如果您需要获取这些最新的靶向药物,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致力于为您提供可靠、便捷的购药渠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