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受瞩目的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上,多项关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突破性研究成果公布,尤其是在EGFR突变、HER2突变以及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等领域,为全球肺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希望和方向。
EGFR突变新曙光:TROP2 ADC药物挑战化疗霸主地位
对于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尽管EGFR-TKI靶向药效果显著,但耐药后治疗选择有限,往往只能回归传统化疗。备受期待的III期OptiTROP-Lung04研究结果显示,新型TROP2靶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芦康沙妥珠单抗(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ac-TMT)为这一困境提供了强有力的解决方案。
研究数据显示,在EGFR-TKI治疗进展后,接受sac-TMT治疗的患者:
- 经独立中心审查评估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8.3个月,而标准化疗组仅为4.3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了51%(HR=0.49, P
- 12个月无进展生存率方面,sac-TMT组为32.3%,远高于化疗组的7.9%。
这一结果标志着ADC药物在EGFR突变肺癌领域的重大成功,有望成为TKI耐药后患者的标准二线治疗新选择。
奥希莫替尼疗效再升级:联合局部治疗能否成为新标准?
作为EGFR突变NSCLC治疗的基石药物,奥希莫替尼(Osimertinib, 商品名:泰瑞沙)的疗效如何进一步提升?II期NorthStar研究探索了在奥希莫替尼基础上联合局部巩固治疗(LCT,如放疗或手术)的潜力。
研究发现,对于转移性EGFR突变NSCLC患者,“奥希莫替尼 + LCT”方案显著延长了患者的生存期:
- 联合治疗组的中位PFS长达25.3个月,而单用奥希莫替尼组为17.5个月,疾病进展或死亡风险降低了34%(HR=0.66, P = .025)。
- 安全性方面,联合治疗并未带来意外的毒性反应,常见副作用可控。
这一策略通过清除残余的耐药病灶,有效延缓了全身性疾病进展,为特定患者群体提供了优化治疗的新思路。想了解奥希莫替尼的代购价格和渠道,可以访问MedFind商城获取更多信息。
HER2突变NSCLC迎来重磅突破:两款口服TKI疗效惊艳
HER2突变虽然在NSCLC中较为罕见,但一直缺乏高效的靶向药物。本次ESMO大会上,两款新型口服ERBB2 TKI药物——zongertinib和sevabertinib的数据令人振奋。
- Zongertinib (Hernexeos):在Beamion LUNG-1研究中,作为一线治疗用于HER2突变NSCLC患者,其客观缓解率(ORR)高达77%,疾病控制率(DCR)更是达到了96%。该药已于2025年8月获得FDA的加速批准,用于经治的HER2突变NSCLC患者。
- Sevabertinib (BAY 2927088):SOHO-01研究显示,无论是在初治还是经治的HER2突变NSCLC患者中,sevabertinib均表现出强大而持久的抗肿瘤活性。在经治患者中,ORR达到了64%,且对基线脑转移患者同样有效。
这两款高效、便捷的口服靶向药的出现,有望彻底改变HER2突变NSCLC的治疗格局,为患者提供更多、更好的选择。
攻克“上脑”难题:靶向与免疫疗法显著改善NSCLC脑膜转移患者生存
脑膜转移(LMD)是晚期肺癌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预后极差。一项大规模全球回顾性研究分析了2052名伴有LMD的NSCLC患者数据,揭示了现代治疗模式带来的生存变革。
研究发现,随着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的普及,LMD患者的生存期得到显著改善:
- 对于存在可靶向基因突变(AGA)的患者,接受靶向治疗的中位脑膜转移总生存期(LMOS)从历史队列的10.8个月提升至17.4个月。
- 对于无AGA的患者,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中位LMOS也从7.2个月延长至15.6个月。
该研究证实,具备良好中枢神经系统渗透性的新一代靶向药和免疫疗法,在控制和延缓脑膜转移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日益增多的治疗选择,如何制定最适合自己的方案?MedFind的AI问诊服务可以为您提供个性化的决策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