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病情:当ALK阳性肺癌遇上多重突变
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领域,靶向治疗已成为携带特定驱动基因突变患者的标准方案。其中,ALK基因重排在约3-10%的NSCLC患者中出现,而ALK抑制剂(ALK-TKIs)的应用极大地改善了这部分患者的预后。然而,当ALK重排与其他基因突变(如EGFR、TP53、HER2)同时存在时,治疗选择变得异常复杂,临床上尚无明确的指南。本文将分享一例独特的临床案例,一位EML4-ALK阳性的晚期肺腺癌患者,同时携带TP53、EGFR和HER2突变,在使用恩沙替尼(Ensartinib)治疗后,获得了超过30个月的持续获益。
一波三折的诊断之路
患者为一名58岁男性,因吞咽困难入院,最初被初步诊断为晚期食管腺癌,并伴有肺、肝及多处淋巴结转移。鉴于影像学表现复杂,肿瘤科医生对初步诊断存疑,并在一个周期的化疗后,为患者安排了下一代测序(NGS)基因检测。
检测结果令人意外:患者存在EML4-ALK基因重排,同时还伴有TP53、EGFR(20外显子)和HER2(ERBB2,20外显子)的多个点突变。结合免疫组化结果(TTF-1阳性等),患者最终被确诊为IVB期肺腺癌,而非食管癌。这一精准的诊断彻底改变了治疗方向。

▲图1 一个周期化疗后的影像结果
精准靶向治疗:恩沙替尼带来转机
尽管基因检测结果明确指向ALK-TKI靶向治疗,但患者因经济原因,选择继续接受了两个周期的化疗。对于许多患者而言,海外靶向药的费用是一大负担,MedFind致力于提供可靠的药品代购服务,帮助患者以更合理的价格获取所需药物。然而,患者在化疗后出现了不耐受反应。
最终,在与医生充分沟通后,患者于2021年4月开始接受第二代ALK抑制剂盐酸恩沙替尼(每日225mg)的口服治疗。疗效令人鼓舞:
- 治疗3个月后: CT扫描显示患者多发肝转移灶显著缩小,评估为部分缓解(PR)。
- 治疗6个月后: 病情达到疾病稳定(SD)状态。
- 持续获益: 该稳定状态持续了长达30个月(直至2024年4月),期间未出现脑转移。
目前,患者仍在接受恩沙替尼治疗,疾病无进展,仅出现轻微的1级皮疹,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图2 患者肝脏病变及治疗史,以及影像学随访结果

▲图3 患者接受恩沙替尼前后胸腹部CT影像

▲图4 恩沙替尼治疗前后中下段胸段纵隔内食管局部管壁的改变
案例启示:多基因突变肺癌的治疗策略
本案例的成功治疗为伴有多种基因突变的ALK阳性肺癌患者提供了重要参考。在面临多种突变时,如何选择最佳治疗方案是关键。对于这类复杂的病情,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患者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疗顾问或使用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个性化的治疗建议。
在本案例中,NGS检测显示EML4-ALK融合的丰度高于EGFR突变,这表明ALK是主要的致癌驱动因子。因此,优先选择ALK-TKI是合理的策略。此外,患者携带的EGFR和HER2均为20外显子突变,这类突变通常对常规的EGFR-TKI药物不敏感,这也进一步支持了优先靶向ALK的决策。
恩沙替尼作为一种强效的第二代ALK-TKI,不仅对全身病灶有效,对中枢神经系统转移也具有高活性,且安全性良好。本案例中患者的长期获益,证明了恩沙替尼在治疗复杂、难治性ALK阳性NSCLC中的巨大潜力。
总而言之,这个案例强调了精准诊断(尤其是NGS检测)在肺癌治疗中的决定性作用,并展示了恩沙替尼在应对多基因突变挑战时的卓越疗效。MedFind将持续关注最新的抗癌资讯和临床研究,为广大患者带来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