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胃肠道肿瘤研讨会(ASCO-GI)汇聚了全球顶尖专家,共同探讨了食管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与发展趋势。本次大会重点展示了在围手术期和晚期治疗方面的显著进展,特别是免疫治疗与靶向治疗的联合应用,为癌症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本文将深入解读这些前沿研究,为临床实践和患者提供宝贵的参考信息。
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新进展
围手术期治疗在提高可切除食管癌手术切除率和改善患者预后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近年来,免疫治疗在食管癌领域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其在晚期治疗中的良好效果促使研究人员将其应用于围手术期治疗。
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提升病理完全缓解率
本次ASCO-GI大会报道了多项关于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其中,SCIENCE研究备受瞩目,该Ⅲ期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旨在探索信迪利单抗联合放化疗/化疗对局部晚期ESCC患者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信迪利单抗联合放化疗组的病理完全缓解(pCR)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组,表明含放疗的方案能显著提高pCR率,而信迪利单抗的加入则进一步提升了这一效果。尽管含放疗组的血液学毒性有所增加,但整体术后并发症可控。这项研究不仅展示了信迪利单抗作为国产PD-1抑制剂的疗效和安全性,也为局部晚期食管癌的新辅助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
此外,另有研究评估了阿得贝利单抗联合化疗作为新辅助治疗方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尽管pCR率存在差异,但均显示了抗PD-L1药物在提高局部控制方面的潜力。一项Meta分析进一步指出,卡瑞利珠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奈达铂方案在pCR方面表现最佳,而信迪利单抗联合白蛋白紫杉醇和顺铂方案在疾病控制率(DCR)和客观缓解率(ORR)上表现出色,且总体结局理想。这些研究共同支持将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作为局部晚期食管癌的一种新标准治疗选择。
新辅助治疗研究终点替代:探索长期获益评估
目前,新辅助治疗研究通常使用pCR率、无事件生存期(EFS)等作为主要终点,但总生存期(OS)仍是评估长期疗效的关键指标。本次大会公布的研究系统回顾了多项Ⅲ期随机对照试验,探讨了pCR是否可以作为OS的替代终点。结果显示,pCR在试验水平上能有效分层预后,但在个体层面上,尚无足够证据支持pCR可作为OS的可靠替代指标。未来的研究将继续探索更可靠的替代终点,以更好地指导临床决策。
食管癌术后辅助治疗: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初显成效
对于可切除ESCC患者,术后治疗选择有限。ALTER-E005研究探索了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在食管癌术后辅助治疗中的疗效和安全性。初步数据显示,该组合疗法在疾病控制方面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未观察到≥4级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这种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组合为高复发风险的ESCC患者提供了新的希望,但仍需持续随访以验证长期疗效和安全性。
食管癌晚期治疗新进展
尽管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已成为晚期食管癌的一线标准治疗,但双药化疗的毒副反应仍需关注。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方案为晚期ESCC治疗提供了新方向。
一线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探索:多维度提升疗效
一项Ⅱ期研究探索了安罗替尼联合派安普利单抗和单一化疗方案一线治疗ESCC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出良好的初步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为晚期ESCC患者一线治疗提供了新选择。另一项研究则探索了双功能抗PD-L1/TGF-β受体Ⅱ药物SHR-1701联合化疗的疗效与安全性,显示出显著的抗肿瘤活性和持久的生存获益。
本次大会还报道了多项有关ESCC一线免疫治疗联合其他治疗方案的临床研究,进一步探索了免疫治疗与其他疗法的协同作用。例如,双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化疗显著提升了ORR、PFS和OS。综合来看,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结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及放疗等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ESCC的治疗效果。
PD-L1低表达患者如何获益:迈向精准医疗的新篇章
PD-L1抑制剂在食管癌治疗中显示出有效性,但对于PD-L1低表达的患者能否获益仍存争议。本次大会公布的一项系统评价深入探讨了这一问题,结果显示,无论PD-L1表达水平或化疗方案如何,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PFS和OS均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组。高PD-L1表达组的PFS和OS提升更显著,但PD-L1低表达患者仍能从联合治疗中获益。这推动了肿瘤免疫治疗向着更加精准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靶向治疗联合放化疗:安罗替尼的潜力
ALTER-E009研究评估了抗血管生成药物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SCC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显示,安罗替尼联合放疗对于局部晚期或转移性ESCC显示出良好的疗效和可控的安全性,尤其是在局部晚期患者中显示出较长的PFS。较高的DCR表明这种联合疗法在控制疾病进展方面具有潜在优势,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胃食管结合部癌晚期治疗新进展
本次会议对多项胃食管结合部癌晚期治疗研究的进展进行了报道,重点关注了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长期疗效。
纳武利尤单抗与帕博利珠单抗:标准一线治疗的长期验证
CheckMate649研究公布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在胃食管结合部癌晚期治疗中的最新5年随访结果,显示患者OS持续改善,特别是在中国人群中死亡风险显著降低,且中位PFS延长。亚组分析进一步证实,联合阳性评分(CPS)≥1和≥5的患者PFS和OS均显著获益,即使伴有肝转移、腹膜转移的中国患者,OS亦有获益。安全性方面,纳武利尤单抗联合化疗的TRAEs发生率可控,进一步支持其作为晚期胃癌、胃食管交界部癌、食管腺癌患者的标准一线治疗。
帕博利珠单抗作为FDA批准的晚期胃食管结合部癌一线用药,KEYNOTE-859研究的最新结果显示,在亚洲晚期胃或胃食管结合部腺癌患者中,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仍能有效改善OS和PFS,且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进一步支持其作为该患者群体的一线标准治疗选择之一。
靶向联合免疫化疗:PD-L1低表达患者的新希望
在CheckMate649和KEYNOTE-859等研究中,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对PD-L1高表达患者获益显著,但对PD-L1低表达患者的获益相对较小。本次大会报道的研究中,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及化疗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一项安罗替尼联合贝莫苏拜单抗和SOX方案一线治疗PD-L1 CPS<5的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的Ⅱ期研究,初步ORR和DCR均表现出色,且安全性良好。另一项研究聚焦于呋喹替尼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及SOX方案一线治疗胃食管结合部癌,也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和安全性。这些研究有望为PD-L1低表达的患者带来更显著的获益,期待后续的研究结果。
总结与展望
2025年ASCO-GI会议重点呈现了食管癌及胃食管结合部癌在围手术期与晚期治疗方面的多项重要进展。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食管癌围手术期治疗中展现出成为标准疗法的潜力,而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的组合在辅助治疗中也初显成效。在晚期食管癌治疗方面,在免疫治疗联合化疗的基础上,结合抗血管生成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靶向治疗及放疗等多种手段的联合应用,有望进一步提升疗效。对于PD-L1低表达患者,研究为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循证支持。
在胃食管结合部癌晚期治疗方面,纳武利尤单抗和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的长期随访数据进一步支持其作为标准一线治疗。同时,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和化疗在PD-L1低表达晚期胃食管结合部癌中显示出良好的抗肿瘤效果,期待后续研究继续验证及探索其中的机制。
这些前沿的治疗进展为食管癌和胃食管结合部癌患者带来了更多希望。如果您对这些最新的靶向药或免疫治疗药物的海外代购价格、购买流程或AI问诊服务感兴趣,欢迎访问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网站获取更多信息,我们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便捷的海外购药服务和全面的抗癌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