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雌激素受体(ER)阳性、HER2阴性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而言,CDK4/6抑制剂的出现极大地改善了治疗前景。然而,耐药性的产生是临床实践中面临的重大挑战。近年来,随着对耐药机制研究的深入,一系列新型药物,特别是口服选择性雌激素受体降解剂(SERDs)和PI3K/AKT通路抑制剂,在临床试验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成果,为克服CDK4/6抑制剂耐药提供了新的方向。
Elacestrant (Orserdu):为ESR1突变患者带来新曙光
口服SERD药物 Elacestrant(艾拉司群,商品名Orserdu) 的获批是近年来乳腺癌治疗领域的一大突破。基于关键的III期EMERALD试验数据,该药于2023年1月获得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既往接受过至少一线内分泌治疗后病情进展的ER+/HER2-、ESR1突变的晚期或转移性乳腺癌患者。
一项发表于《临床癌症研究》的探索性事后分析进一步揭示了Elacestrant的疗效潜力:
- 对不同基因突变背景的疗效:在同时携带 PIK3CA 和 ESR1 突变的患者中,Elacestrant组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5个月,显著优于标准治疗组的1.9个月。在 PIK3CA 野生型患者中,这一优势更为明显,PFS分别为9.03个月对1.87个月。即使在预后较差的 TP53 突变亚组中,Elacestrant依然显示出获益。
- 对不同转移部位的疗效:最初有观点担心Elacestrant对内脏转移(如肝、肺转移)的效果。但数据显示,在伴有肝肺转移的患者中,Elacestrant组的中位PFS达到7.3个月(标准治疗组为1.9个月)。而在骨转移患者中,效果更佳,中位PFS长达9.1个月。
- 耐受性良好:作为一种基于内分泌治疗的药物,Elacestrant的整体耐受性良好,副作用相对较少,为患者提供了一种高效且生活质量更高的治疗选择。
PI3K/AKT通路抑制剂:多靶点联合出击
PI3K/AKT通路是ER+乳腺癌内分泌耐药的关键机制之一。针对该通路的抑制剂,尤其是对于携带 PIK3CA 突变的患者,展现了重要的临床价值。
Inavolisib (Itovebi): 这款新一代PI3K抑制剂在III期INAVO120研究中表现出色。该研究创新性地将Inavolisib联合帕博西尼(Palbociclib)和氟维司群(Fulvestrant)作为一线治疗方案,用于高风险(辅助内分泌治疗期间或结束后12个月内复发)的 PIK3CA 突变患者。结果显示,三联疗法显著改善了患者的PFS,并于2024年10月获得FDA批准。
Alpelisib (Piqray): 作为首个获批的PI3Kα抑制剂,Alpelisib的疗效在BYLieve研究中得到进一步验证。该研究纳入了大量既往接受过CDK4/6抑制剂治疗的患者,结果证实Alpelisib联合氟维司群在该人群中依然有效,巩固了其在CDK4/6抑制剂失败后的二线治疗地位。
Capivasertib (Truqap): 这是一款AKT抑制剂,其靶点不仅包括 PIK3CA 突变,还覆盖 AKT1 和 PTEN 基因改变。III期CAPItello-291研究显示,在内分泌治疗耐药后,Capivasertib联合氟维司群不仅在 PIK3CA/AKT1/PTEN 改变的人群中显著延长了PFS,在总人群中也观察到了获益。尽管这类药物可能伴有腹泻、皮疹和高血糖等副作用,需要密切监测和管理,但其带来的生存获益是明确的。
临床治疗策略与选择
在为患者选择后续治疗方案时,医生通常会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对一线治疗(如CDK4/6抑制剂联合内分泌治疗)的反应持续时间(DOR)是一个重要指标。通常认为,DOR较长的患者,在接受二线口服SERD等治疗时,可能获得更持久的疗效。此外,转移部位(如仅骨转移或伴有内脏转移)也是决策的关键。尽管如此,口服方案因其便利性,始终是临床上优先考虑的选项之一。
总而言之,Elacestrant、Inavolisib、Capivasertib等新药的问世,正逐步改变ER+转移性乳腺癌的治疗格局,尤其为CDK4/6抑制剂耐药后的患者提供了更多有效的武器,有望将这一“不治之症”转变为可长期管理的慢性疾病。如果您希望了解这些前沿药物的更多信息,包括获取渠道和参考价格,可以随时通过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进行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