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作为导致胃癌的I类致癌物已是医学界的共识。然而,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它的“魔爪”可能还伸向了其他消化道癌症,特别是结直肠癌。在全球结直肠癌发病率持续攀升的背景下,识别并干预其风险因素显得尤为迫切。
近期,《柳叶刀》旗下知名期刊 eClinicalMedicine 发表了一项由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浙江省肿瘤医院团队合作完成的重要研究。该研究通过大规模数据分析,揭示了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腺瘤)之间的密切联系,并指出根除治疗或许是预防这一癌症的有效途径。
研究发现:幽门螺杆菌与结直肠癌的惊人关联
这项研究分为两部分:前瞻性观察研究和系统性荟萃分析,共同描绘了幽门螺杆菌对结直肠健康的影响。
1. 观察性研究数据:
研究团队对浙江省3475名接受结肠镜筛查的个体进行了前瞻性随访。结果发现,幽门螺杆菌的总体感染率为37.4%,但在不同人群中差异显著:
- 结直肠癌患者感染率:58.1%
- 腺瘤患者感染率:42.6%
- 健康对照人群感染率:34.2%
在排除了年龄、性别、体重、吸烟饮酒等干扰因素后,数据显示,与未感染者相比,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的结直肠癌风险显著升高157%,腺瘤风险升高37%,而发展为更危险的晚期腺瘤的风险则升高了94%。
2. 荟萃分析的强力证据:
为了获得更广泛的证据,研究团队整合了全球三大数据库截至2025年4月的54项相关研究,覆盖近4900万人的数据。荟萃分析的结果再次证实了这一关联:
- 结直肠癌风险增加59%
- 腺瘤风险增加47%
- 晚期腺瘤风险增加77%
这些数据清晰地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结直肠肿瘤一个不容忽视的独立风险因素。
治疗的曙光:根除幽门螺杆菌可显著降低风险
这项研究最令人振奋的发现之一,是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带来的积极效果。通过对超过20.5万人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者发现:
接受抗幽门螺杆菌治疗的人群,其结直肠肿瘤(包括癌症和腺瘤)的总体风险显著降低了56%。尤其是在预防癌前病变方面,腺瘤的风险降幅更是高达70%。
对癌症预防的启示
总而言之,这项发表在《柳叶刀》子刊上的重磅研究,为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结直肠癌及其癌前病变的重要风险因素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这也意味着,对幽门螺杆菌的筛查和根除治疗,不仅是预防胃癌的关键措施,未来也可能成为预防结直肠癌的重要公共卫生策略。
如果您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或结直肠癌的预防和治疗有任何疑问,及时咨询专业医生至关重要。对于已经确诊的癌症患者,寻找前沿的治疗方案是重中之重。MedFind致力于提供全球最新的靶向药物信息及代购服务(https://medfind.link/shop),并设有AI问诊(https://medfind.link/ai)帮助患者解答疑惑,与您共同抗击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