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备受瞩目的2025年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年会上,中国学者在乳腺癌研究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从昔日的“听众”转变为舞台的“主角”。这一转变不仅彰显了中国肿瘤研究实力的飞跃,更预示着全球乳腺癌治疗格局的深刻变革。本文将结合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李俊杰教授的深度解读,为您剖析本届ASCO大会上乳腺癌领域的重磅研究,特别是以德曲妥珠单抗(DS-8201)为代表的ADC药物如何引领精准治疗新时代。
中国之声:从追随到引领的跨越
李俊杰教授感慨道,十几年前,中国研究在ASCO等国际会议上难得有口头报告的机会。而如今,中国主导的研究已成为常态,尤其是在抗体偶联药物(ADC)领域。在今年ASCO的一个ADC专场中,四个重磅口头报告里有三个由中国学者主导,这充分证明了中国在创新药研发和临床试验设计方面已迈入世界前列。这种从理念到实践的全面进步,是中国肿瘤事业十五年蓬勃发展的最佳写照。
ASCO 2025:乳腺癌精准治疗的几大看点
李教授强调,“精准”是贯穿所有前沿研究的核心。在乳腺癌治疗效果已相对较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疗效的关键在于精准识别获益人群。本届ASCO大会上,多项研究为此提供了新的方向。
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如何实现“治疗降级”?
对于早期HER2阳性乳腺癌,新辅助治疗后的“降阶梯”是研究热点。如何精准筛选出那些能从抗HER2治疗中获得高病理完全缓解率(pCR)、从而可以安全降级的患者?neoCARHP研究和CompassHER2 pCR研究正致力于回答这一关键问题,为个体化治疗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晚期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ESR1突变指导治疗新策略
在晚期乳腺癌内分泌治疗中,CDK4/6抑制剂已是标准方案。然而,耐药后如何选择后续治疗?SERENA-6试验探索了通过ctDNA检测ESR1突变,并针对性调整治疗策略的价值。这项研究有望为ESR1突变患者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是精准医学在内分泌治疗领域的又一重要实践。
晚期HER2阳性乳腺癌:ADC药物刷新生存奇迹
对于晚期一线HER2阳性患者,德曲妥珠单抗(DS-8201,英文商品名Enhertu)联合帕妥珠单抗的方案在DESTINY-Breast09研究中展现了惊人疗效。数据显示,该方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预计将超过40个月,远超既往标准方案。这一突破性成果不仅为患者带来了更长的生存希望,也让更多患者和家属开始关注德曲妥珠单抗的价格、购买渠道及代购等信息。
未来展望:中国创新药引领乳腺癌治疗新方向
展望未来,乳腺癌治疗将更加依赖优质的创新药物、先进的治疗理念和科学的临床策略。李俊杰教授指出,中国自主研发的创新药,特别是在ADC和双抗ADC等领域,其疗效和安全性已不逊于甚至优于国外同类产品。在这些强有力的新药支持下,如何设计高质量的临床研究,不断优化治疗策略,是对临床医生的新挑战。以上海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邵志敏教授团队在三阴性乳腺癌精准分型方面的研究为例,结合创新药物和前沿理念,必将为攻克乳腺癌开辟全新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