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对于已经接受过多种标准化疗方案但病情依然进展的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而言,后续的治疗选择非常有限,这是一个亟待满足的临床需求。靶向药物呋喹替尼(Fruquintinib,英文商品名Fruzaqla)的出现为这些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近期公布的FRESCO-2 III期临床试验的一项事后亚组分析,进一步揭示了呋喹替尼在不同转移部位的mCRC患者中所展现的临床价值。
FRESCO-2研究:为难治性mCRC患者带来新曙光
FRESCO-2是一项全球性的、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呋喹替尼在难治性mCRC患者中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纳入的患者此前均已接受过所有标准治疗方案,包括含氟尿嘧啶、伊立替康、奥沙利铂的化疗,以及贝伐珠单抗、抗EGFR单抗(针对RAS/BRAF野生型患者),并且至少使用过曲氟尿苷替匹嘧啶(Lonsurf)或瑞戈非尼(Stivarga)中的一种。
研究主要作者Rocío García-Carbonero博士指出,即便是在四线及以上的治疗阶段,仍有许多结直肠癌患者身体状况尚可,但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FRESCO-2研究的设计正是为了填补这一治疗空白。研究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呋喹替尼显著改善了患者的总生存期(OS)和无进展生存期(PFS),在这一晚期治疗阶段,能将中位生存期延长3个月,是相当有意义的成果。
不同转移部位的疗效分析:呋喹替尼普适性获证实
此次公布的事后分析,重点考察了基线时不同转移部位对呋喹替尼疗效的影响。研究人员对以下四个亚组进行了分析:
- 仅有肝转移的患者
- 仅有肺转移的患者
- 伴有骨转移的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
- 伴有腹膜转移的患者(无论是否合并其他部位转移)
尽管这些亚组的样本量不大(例如,肝转移和肺转移亚组各占总人群的4-5%),但分析结果依然揭示了重要信息:
- 肝转移亚组: 呋喹替尼组的死亡风险显著降低(HR, 0.256; 95% CI, 0.079-0.824)。
- 骨转移亚组: 同样观察到显著的生存获益(HR, 0.399; 95% CI, 0.215-0.741)。
- 腹膜转移亚组: 呋喹替尼显示出改善生存的趋势(HR, 0.669; 95% CI, 0.395-1.134)。
- 肺转移亚组: 尽管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差异(HR, 0.998),但这主要是由于数据尚不成熟,安慰剂组的生存数据出乎意料地好。值得注意的是,呋喹替尼组的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惊人的14.1个月。
研究者认为,这些结果表明,虽然某些转移部位(如骨转移)通常预后更差,但几乎所有亚组的患者都能从呋喹替尼治疗中获得临床益处。这凸显了呋喹替尼在经多线治疗的mCRC患者群体中的广泛适用性。
临床价值与患者获益
García-Carbonero博士强调:“呋喹替尼为我们的患者提供了又一个宝贵的治疗机会。”作为一种TKI(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潜在的副作用是临床医生所熟悉的,并且有成熟的管理策略,因此药物的整体耐受性良好。对于患者而言,这无疑是个好消息。
结直肠癌的治疗进展正是通过在不同治疗阶段不断引入新药物、实现微小获益累积而实现的。每一次治疗可能只会延长2到3个月的生存期,但这些“增量”的叠加,最终将为患者带来更长的生命和更好的生活质量。对于正在寻求呋喹替尼代购、关心其价格和哪里购买的患者来说,FRESCO-2研究的这些积极数据,为他们选择这一新疗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