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是全球女性面临的严峻健康挑战,特别是HER2阳性和三阴性乳腺癌(TNBC)等侵袭性亚型,其预后往往较差且治疗选择有限。这些亚型的恶性程度与肿瘤中一类特殊的细胞群体——癌细胞干细胞(CSCs)或肿瘤起始细胞(TICs)密切相关。CSCs/TICs具有强大的自我更新和分化能力,是肿瘤复发、转移和耐药的关键驱动因素。因此,深入解析CSCs/TICs的维持机制,对于开发更有效的抗癌治疗策略至关重要。
近年来,研究人员发现小泛素样修饰(SUMO化)途径在多种癌症(包括乳腺癌和结肠癌)的CSCs/TICs维持中扮演着重要角色。SUMO化是一种可逆的蛋白质翻译后修饰,通过将SUMO蛋白连接到靶蛋白上,从而调控其功能。然而,SUMO化在乳腺癌发生和CSCs/TICs维持中的具体分子机制仍有待阐明。
SUMO化途径:乳腺癌发生和CSCs维持的新靶点
近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Developmental Cell》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题为“Sumoylated Etv1 establishes mouse mammary cancer stem cells that support tumorigenesis by non-stem cancer cells”。该研究深入揭示了SUMO化途径在乳腺癌发生和癌细胞干细胞维持中的关键作用。
研究团队利用模拟人类乳腺癌发生的小鼠模型,发现抑制SUMO途径能够显著阻断由Neu基因介导的乳腺癌进展,并有效抑制CSCs/TICs的功能,同时对正常的乳腺干细胞没有不良影响。例如,使用小分子SUMO抑制剂anacardic acid (AA) 处理小鼠,显著延长了它们的无肿瘤生存期,并大幅降低了肿瘤中CSCs/TICs的频率。
为了进一步验证SUMO途径的特异性作用,研究人员构建了条件性敲除(CKO)编码SUMO E2连接酶Ubc9(基因名为Ube2i)的小鼠模型。结果显示,即使Ube2i缺失,小鼠的正常乳腺发育和功能并未受到影响,但在超过一年的观察期内,这些小鼠均未发生乳腺癌,而对照组小鼠则在较短时间内发病。这有力地证明了SUMO途径在乳腺癌发生中的关键驱动作用,且不影响正常组织功能,提示其作为靶向治疗靶点的潜力。
Etv1的SUMO化:决定细胞命运的关键开关
通过精密的转录组分析,研究人员鉴定出转录因子Etv1是SUMO化在Neu介导的乳腺癌发生中的关键效应分子。Etv1属于PEA3家族,其功能受到SUMO化修饰的调控。
研究构建了模拟SUMO化和抵抗SUMO化的Etv1蛋白。实验结果令人瞩目:模拟SUMO化的Etv1能够恢复细胞的肿瘤发生能力,并赋予细胞典型的癌细胞干细胞特性;而抵抗SUMO化的Etv1则只能建立增殖性但缺乏肿瘤形成能力的非干细胞。这表明,Etv1的SUMO化状态如同一个关键开关,决定了乳腺癌细胞是获得肿瘤起始细胞的表型并驱动肿瘤发生,还是仅仅进行增殖。
干细胞与非干细胞的协同作用
研究还深入探讨了癌细胞干细胞与非干细胞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将模拟SUMO化的Etv1细胞(干细胞样)与抵抗SUMO化的Etv1细胞(非干细胞样)混合后移植到免疫缺陷小鼠体内,研究发现混合细胞形成的肿瘤比单独的非干细胞形成的肿瘤更大。这提示,干细胞样细胞能够通过某种机制促进非干细胞的增殖和肿瘤生长,两者之间的协同作用对于肿瘤的有效发生和进展至关重要。
展望:靶向SUMO化途径的抗癌新策略
这项发表在《Developmental Cell》上的研究,不仅极大地深化了我们对乳腺癌发生机制的理解,特别是癌细胞干细胞在其中的作用,更为开发针对SUMO化途径的新型靶向治疗药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索SUMO化在其他类型癌症中的作用,并致力于开发更具特异性的小分子SUMO抑制剂,从而实现更精准的抗癌治疗。
对于面临治疗困境的患者,了解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潜在的治疗方案至关重要。获取海外新药信息或寻求专业的购药帮助,可以探索抗癌资讯和海外药品代购服务。
图 本研究模式图
原始出处:
Sumoylated Etv1 establishes mouse mammary cancer stem cells that support tumorigenesis by non-stem cancer cells. Dev Cell. 2025 Apr 25:S1534-5807(25)00207-2. doi: 10.1016/j.devcel.2025.04.005. Epub ahead of print. PMID: 403158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