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十年中,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彻底改变了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治疗格局。然而,这类强大的抗癌药物有时也会过度激活免疫系统,攻击正常组织和器官,导致一系列免疫相关不良事件(irAEs),即我们常说的副作用。这些副作用的严重性有时会迫使患者不得不中断治疗。
面对因严重副作用而停用免疫治疗的情况,患者和医生常常担忧疾病是否会迅速进展。但一项大型回顾性多中心研究带来了令人鼓舞的消息。研究结果显示,一部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即使因免疫相关不良事件停止了ICIs治疗,仍能继续获得长期的疾病控制。具体数据显示,这些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12.7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更是长达43.7个月。
这项发表在《临床癌症研究》(Clinical Cancer Research)杂志上的研究,由Pecci等人完成。研究作者指出,这些发现有助于指导那些经历严重irAEs的患者进行疾病管理和预后判断。
研究方法概览
为了深入了解停用ICIs后的患者情况,研究人员回顾性收集并分析了来自美国两家知名癌症中心(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和Memorial Sloan Kettering癌症中心)的2,794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数据。研究团队仔细查阅了患者的病历,提取了临床病理数据。纳入研究的患者需在2011年至2022年期间接受过至少一剂PD-L1抑制剂单药治疗,或与CTLA-4抑制剂或其他免疫调节剂的联合治疗。值得注意的是,接受ICI联合化疗或靶向治疗的患者被排除在外,以更清晰地评估纯粹免疫治疗停用后的影响。
关键研究发现
在接受ICIs单药或联合治疗的2,794名患者中,有10%(271名)的患者因免疫相关不良事件而停止了治疗。这些患者在停药前接受ICIs治疗的中位持续时间为5.9个月(范围从0.03个月到73.5个月不等)。
研究发现,停药前接受治疗的时间长短与停药后的疗效显著相关:
- 对于停药前接受ICIs治疗不足3个月的患者(89人),停药后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6.2个月。
- 治疗3至6个月的患者(49人),停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13.9个月。
- 治疗超过6个月的患者(133人),停药后中位无进展生存期更是达到了25.8个月(P < .001)。
总生存期数据同样令人鼓舞:
- 治疗不足3个月的患者,停药后中位总生存期为21.7个月。
- 治疗3至6个月的患者,停药后中位总生存期为42.7个月。
- 治疗超过6个月的患者,停药后中位总生存期高达86.9个月(P < .001)。
通过多变量分析,研究人员确定了预示停药后无进展生存期更长的独立预测因素,包括:PD-L1表达水平≥50%、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以及停药前治疗持续时间在3至6个月或超过6个月。而预示停药后总生存期更长的因素则包括:非鳞状组织学类型、治疗达到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以及停药前治疗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研究还发现,为了管理毒性而使用免疫抑制剂并未对停药后的疗效产生负面影响。
研究作者总结道:“停药前治疗持续时间更长、最佳客观缓解为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PD-L1表达≥50%以及非鳞状组织学类型等临床和病理特征,有助于临床医生识别出那些因irAEs停用ICI后仍可能获得长期疾病控制的患者。”
临床意义与患者启示
这项研究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及其医生提供了重要的临床指导。第一作者、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研究员Federica Pecci博士表示:“我们确定了有助于医生更好地了解哪些患者在因毒性停药后无需额外治疗也能更长时间获益的临床和病理特征。我们的研究可以作为一个宝贵的资源,支持临床医生在因irAEs考虑停药这一复杂决策时进行参考。”
对于正在接受免疫治疗或可能需要接受此类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而言,这项研究带来了希望。它表明,即使出现需要停药的副作用,也并非意味着治疗失败或预后一定不佳。了解这些预测因素,有助于患者和医生共同评估停药后的风险与收益,制定更个体化的后续管理策略。
面对复杂的癌症治疗方案、药物选择(包括靶向药、免疫治疗等创新抗癌药)以及潜在的副作用管理,患者往往需要获取全面、准确的信息。了解最新的抗癌资讯、诊疗指南,或通过AI问诊服务获取初步参考信息,都能帮助患者更好地参与到治疗决策中来。
同时,对于国内难以获取的海外创新抗癌药物,了解可靠的海外购药渠道(如靶向药、仿制药代购服务)也是许多患者关心的问题。获取药物的途径多样化,为患者提供了更多治疗选择的可能性。
这项研究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提供资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