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治疗遇瓶颈?《Nature》揭示新希望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问世彻底改变了多种晚期癌症的治疗格局,但一个严峻的现实是,大多数患者无法从中获益,或在初期有效后产生耐药性。如何克服这一挑战,增强免疫治疗的效果,是全球肿瘤研究者面临的共同难题。近期,一项发表于顶级期刊《Nature》的重磅研究带来了意想不到的答案:临床上广泛使用的新冠(SARS-CoV-2)mRNA疫苗,或许能成为增强ICI疗效的“神助攻”。
临床数据证实:疫苗接种显著延长患者生存期
这项研究由美国德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的研究团队主导,他们回顾性分析了接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的晚期癌症患者数据,发现了惊人的关联。
-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在接受ICI治疗期间接种了新冠mRNA疫苗的患者,其中位总生存期(OS)和3年生存率均显著高于未接种疫苗的患者。
- 转移性黑色素瘤患者:同样观察到了积极结果。接种疫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36个月生存率以及无进展生存期(PFS)均明显优于未接种组。
这些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有力地表明,在ICI治疗期间接种新冠mRNA疫苗,能够切实改善非小细胞肺癌和黑色素瘤患者的预后。对于许多仍在寻找更有效治疗方案的患者而言,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前沿的靶向药或免疫治疗药物信息,可以访问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

图1 通过COVID-19疫苗接种提高癌症患者生存率
揭秘背后机制:mRNA疫苗如何唤醒抗癌免疫?
为了探究这一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研究人员在小鼠肿瘤模型中进行了验证。他们发现,mRNA疫苗并非直接攻击肿瘤,而是扮演了一个强大的“免疫调节剂”角色。
核心机制在于:
- 激活I型干扰素(IFN-I)信号:mRNA疫苗进入体内后,其双链RNA结构会激活名为MDA5的感受器,从而启动强大的I型干扰素信号通路。这是一种关键的抗病毒和抗肿瘤免疫反应。
- 促进T细胞活化与扩增:被激活的免疫系统会产生大量能够识别并攻击肿瘤的CD8+ T细胞。研究发现,这些T细胞不仅数量增多,活性也大大增强,并表达更高水平的PD-1。
- 上调肿瘤PD-L1表达:同时,I型干扰素信号也会促使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D-L1是肿瘤用来“伪装”自己、逃避免疫攻击的“通行证”。它的增多,反而让肿瘤更容易被靶向PD-1/PD-L1的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识别和锁定。
简而言之,mRNA疫苗通过重塑肿瘤微环境,将“冷”肿瘤(免疫细胞难以浸润)转化为“热”肿瘤(充满活性的免疫细胞),从而为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发挥创造了绝佳条件。这一发现可能影响未来的治疗决策。对于复杂的病情,寻求专业的第二诊疗意见至关重要,MedFind的AI问诊服务可以为您提供参考。

图2 RNA-LNPs以IFN-I依赖的方式启动抗癌免疫

图3 RNA-LNPs产生肿瘤反应性T细胞,增加肿瘤细胞上PD-L1的表达
结论与展望:为癌症免疫治疗开辟新途径
这项研究最突破性的一点在于,它证明了即使是不编码肿瘤抗原的mRNA疫苗,也能有效调动全身免疫系统来对抗癌症,从而使原本对ICI治疗不敏感的肿瘤变得敏感。
临床数据也进一步证实了这一点:在接受ICI治疗的各类癌症患者中,近期接种过新冠mRNA疫苗的患者,其肿瘤组织中的PD-L1表达水平均有显著提高,并且总生存期也得到了改善。
总而言之,这项发表在《Nature》上的研究为提高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疗效提供了一个简单、可及的新策略。它不仅解释了部分患者在接种疫苗后出现肿瘤消退的现象,更为未来开发新型癌症免疫联合疗法开辟了全新的思路。探索更多创新的抗癌策略是当务之急,欢迎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板块,获取最新的药物研发和诊疗指南。

图4 COVID-19 mRNA疫苗与肿瘤上PD-L1表达增加和临床结果改善相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