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et靶向ADC新药为胰腺癌治疗带来新希望
在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大会上公布的一项1期篮子研究(NCT06084481)结果显示,靶向c-Met蛋白的抗体药物偶联物(ADC)Telisotuzumab adizutecan (ABBV-400; Temab-A) 在治疗既往已接受过治疗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胰腺导管腺癌(PDAC)患者中,展现出积极的抗肿瘤活性和可管理的安全性。对于寻求前沿治疗方案的胰腺癌患者,及时获取新药资讯至关重要。MedFind致力于提供最新的抗癌资讯,帮助患者把握治疗先机。
关键临床研究数据解读
这项研究为胰腺癌患者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数据,尤其是在二线治疗方面:
- 总体疗效: 在42名接受Temab-A二线治疗的胰腺癌患者中,经确认的客观缓解率(cORR)达到了23.8%,经确认的临床获益率(cCBR)更是高达81.0%。
- 生存数据: 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为6.9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OS)为7.9个月。
不同一线治疗背景下的疗效表现
研究进一步分析了患者在接受不同一线化疗方案后的疗效差异:
- 对于先前接受FOLFIRINOX方案治疗的26名患者,cORR为15.4%,中位PFS和OS分别为5.0个月和7.1个月。
- 对于先前接受吉西他滨联合白蛋白紫杉醇方案治疗的15名患者,疗效更为显著,cORR高达40.0%,中位PFS和OS分别延长至6.3个月和11.6个月。
药物的安全性与副作用分析
Telisotuzumab adizutecan的整体安全性可控,与既往的1期研究结果一致。了解并管理这些副作用是治疗成功的关键。如果对药物副作用或治疗方案有疑问,可以尝试使用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参考建议。
- 常见不良事件: 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s)发生率为100%,其中3级及以上为81%。与治疗相关的不良事件(TRAEs)发生率为93%,其中3级及以上为57%。
- 主要副作用类型:血液学副作用: 最常见的包括贫血(50%)、中性粒细胞减少(43%)、白细胞减少(19%)等。
- 非血液学副作用: 最常见的包括恶心(55%)、食欲下降(48%)、疲劳(41%)、呕吐(36%)和外周水肿(26%)。
- 剂量调整情况: 因治疗相关不良事件导致的剂量减少、中断或停药的患者比例分别为48%、38%和14%。
研究背景与展望
该1期研究招募了多种晚期实体瘤患者,并根据肿瘤类型进行分组。本次公布的是胰腺癌队列的数据。研究的主要研究者,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的James J Harding博士表示:“胰腺癌肿瘤通常具有c-Met表达的特征。Temab-A在该患者群体中显示出抗肿瘤活性,值得在更大规模的前瞻性研究中进一步评估。”
免疫组化分析也证实,所有被分析的肿瘤组织均存在c-Met蛋白染色。虽然Telisotuzumab adizutecan尚未广泛上市,但MedFind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可以帮助患者链接全球最新的治疗药物,为生命带来更多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