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小细胞肺癌(NSCLC)作为全球致死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其术后复发与转移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的关键因素。因此,一套科学、规范的术后随访策略对于早期发现病灶、及时干预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生命并提升生活质量至关重要。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NSCLC患者的术后管理,并结合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中国胸外科专家组在2020年共识的基础上,发布了《非小细胞肺癌术后随访中国胸外科专家共识(2025 版)》。这份新版共识旨在为临床医师提供更具操作性的参考依据,推动肺癌诊疗的规范化与标准化水平。
对于需要获取海外靶向药的患者,MedFind 提供专业的代购服务,确保患者及时获取所需药品,为抗癌之路提供坚实支持。
为何术后随访如此关键?
肺癌患者在接受根治性手术后,仍面临肿瘤复发、转移或出现第二原发肿瘤的风险。有效的术后随访能够帮助临床医生和患者在第一时间捕捉到这些异常信号,从而争取宝贵的治疗时机。通过定期监测,不仅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DFS)和总生存期(OS),还能有效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然而,目前国内外在NSCLC术后随访方式、频率及检查方法上尚未完全统一,这凸显了制定权威性指南的必要性。
随访方法与证据基础
本共识的制定基于对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数据库以及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络(NCCN)指南、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指南等最新文献和研究资料的深入分析。专家组经过多次讨论修订,旨在为NSCLC术后随访提供科学、可行的指导。随访策略主要适用于经根治性手术并病理确诊为NSCLC的患者。
核心随访方案要素:
- 病史问诊与体格检查: 了解患者病情变化,初步发现异常。
- 肿瘤标志物监测: 定期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复发病灶。
- 影像学检查:胸部CT: 最常用的复查工具,广泛推荐。
- 颅脑增强MRI: 在检测微小脑转移病变方面优于CT,建议作为首选。
- 全身PET-CT: 对于疑似无症状复发或CT难以明确诊断时,具有高敏感性和特异性。
- 腹部、骨骼检查: 肺癌远处转移高发部位,需重点关注。
-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不建议常规使用,仅在特定情况(如袖式切除、隆突重建、肺不张、咯血等)下酌情选择。
- 微小残留病灶(MRD)检测: 仍处于临床研究阶段,未来有望成为常规监测手段。
- 肺功能检测与生活质量评估: 评估术后肺功能及患者整体生活状态。
各类患者的个性化术后随访建议
本共识根据患者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治疗及其基因突变状态,制定了差异化的随访方案,以实现更精准的术后管理。
1. 原位癌患者的随访
由于原位癌复发风险较低,本共识建议患者术后每年进行一次常规全身健康检查,并采用胸部低剂量螺旋CT(LDCT)替代传统的胸部X线片,以提高早期病变检出率,同时降低辐射剂量。对于有吸烟史或其他肺部基础疾病的患者,可适当增加检查频率。
2. ⅠA期R0切除后患者的随访
ⅠA期NSCL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复发主要集中在术后3年内,常见部位为胸部、脑、骨骼和肾上腺。本共识建议前3年每6个月随访1次,第4年起每年1次。随访方案结合方案A(常规检查)和方案B(全身检查),必要时可加做方案C(有创检查)。对于具有不良生长方式、气腔播散(STAS)、脉管侵犯等高危病理特征的患者,可适当增加随访频率。
3. ⅠB~Ⅲ期EGFR敏感突变阳性,R0切除术后口服靶向药患者的随访
对于EGFR敏感突变阳性患者,辅助靶向治疗显著改善预后。ADAURA研究显示,奥希替尼(Osimertinib)辅助治疗3年能显著延长DFS和OS,并降低中枢神经系统(CNS)复发风险。埃克替尼辅助治疗也显示出类似获益,但脑部是其最常见的复发部位。因此,随访方案需根据服药期间和停药后的复发风险动态调整:
- 服药期间(前2-3年): 每6个月随访1次。
- 停药后第1-2年: 复发风险增加,每3个月随访1次。
- 停药后第3-4年: 每6个月随访1次。
- 停药后第5年起: 每年随访1次。
同时,需密切关注药物不良事件(AE)管理,尤其在用药初期。
4. ⅠB~Ⅲ期ALK融合阳性,R0切除术后口服靶向药2年患者的随访
ALK融合阳性早期NSCLC侵袭性强,复发风险高。ALINA研究证实,阿来替尼(Alectinib)辅助治疗2年可显著降低复发转移或死亡风险。因此,随访方案同样需动态调整:
- 服药期间(前2年): 复发风险显著降低,每6个月随访1次。
- 停药后第1-2年: 复发风险可能增加,每3个月随访1次,特别关注脑和肝转移。
- 停药后第3-4年: 每6个月随访1次。
- 停药后第5年起: 每年随访1次。
治疗前3个月需加强AE管理,以提升患者用药依从性。
5. ⅠB~Ⅲ期非EGFR/ALK突变,R0切除后辅助化疗±免疫治疗患者的随访
对于非EGFR敏感突变或ALK融合突变的患者,术后辅助化疗或联合免疫治疗是主要策略。IMpower 010和KEYNOTE-091研究显示,辅助免疫治疗可降低复发风险,但复发高峰期仍集中在术后两年内。因此,建议:
- 前2年: 每3个月随访1次,采取更为严密的监测方案。
- 第3-4年: 每6个月随访1次。
- 第5年起: 每年随访1次。
6. Ⅱ~Ⅲ期非EGFR/ALK突变,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及手术±术后辅助免疫治疗患者的随访
AEGEAN、KEYNOTE-671等研究揭示,新辅助及术后辅助夹心治疗模式能进一步降低复发风险,并延长复发高峰期至3年。因此,此类患者的随访方案为:
- 前3年: 每3个月随访1次,延长高频随访期。
- 第4-5年: 每6个月随访1次。
- 第6年起: 每年随访1次。
总结与展望
本共识为NSCLC患者根治性手术后的无症状随访提供了详细策略。除了严格执行随访方案,患者应长期戒烟,并加强不良事件(AE)管理,确保用药依从性。一旦出现任何身体不适或异常症状,务必及时就医评估。随访中若发现病情进展,应根据个体情况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随访管理的核心目标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患者的DFS和OS。未来,我们期待更多高质量的临床研究,特别是基于中国患者的真实世界数据,以进一步完善随访策略。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分析技术,有望实现更精准的风险预测和动态监测,从而为患者带来实质性的生存获益。
为确保患者能及时获取所需的海外靶向药物,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 致力于提供便捷、可靠的购药渠道。此外,MedFind的AI问诊服务 及丰富的抗癌资讯(https://medfind.link/info)也能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助力每一位患者的抗癌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