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患有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患者而言,TP53基因突变的存在往往预示着更差的预后。根据一项发表在《癌症》(Cancer)杂志上的观察性试验(NCT01174615)数据,免疫组化(IHC)检测有望成为一种有效的生物标志物,用于早期识别TP53突变并预测其等位基因状态。
IHC检测:一种更快速、经济的替代方案?
目前,确认TP53突变主要依赖于二代测序(NGS)技术。然而,NGS检测不仅成本高昂,而且周转时间较长,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在医疗资源有限的地区。尽管针对TP53突变型AML和MDS的治疗方案尚未完全统一,但及时的突变信息对于指导治疗选择至关重要,特别是对于年长或身体虚弱的患者。如果对自己的基因检测报告或治疗方案有疑问,可以咨询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解读和建议。
这项新研究旨在评估p53蛋白的IHC检测作为TP53突变生物标志物的可行性。研究结果显示,IHC检测在整个队列中的特异性高达96.3%,在MDS样本中为95.5%,在AML样本中更是达到了100%。尽管其敏感性为76.3%,但研究人员发现IHC阳性结果与TP53变异等位基因频率(VAF)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
IHC阳性率与TP53突变状态的关联
研究人员对145份可评估样本进行了分析,发现在AML样本中,p53染色阳性的细胞平均百分比为28%,显著高于MDS样本的8.8%(P
- 在MDS亚组中,携带多重打击(multi-hit)TP53突变的样本,其p53阳性细胞平均比例为10.7%,而单等位基因(monoallelic)突变的样本仅为1.44%(P = .010)。
- 在AML亚组中,这一差异更为明显,多重打击突变样本的阳性率为29.6%,而单等位基因突变样本则为0%(P = .034)。
这些数据表明,IHC染色强度可以有效区分不同类型的TP53突变状态,尤其是预后更差的多重打击突变。
IHC检测结果与患者生存期的关系
该研究不仅证实了IHC的诊断潜力,还揭示了其在预后判断中的重要价值。通过对总生存期(OS)的分析,研究者发现了明确的关联:
- p53 IHC染色率低于20%的患者,中位OS为9.11个月;而高于20%的患者,中位OS仅为3.83个月。
- 当以40%为界限时,差异更加显著:染色率低于40%的患者中位OS为9.35个月,而高于40%的患者骤降至2.53个月。
- 研究人员还发现,7%的IHC染色率是预测多重打击TP53状态的有效阈值。染色率低于7%的患者中位OS为14.63个月,而高于7%的患者仅为4.50个月(P
深入分析:为何会出现假阴性结果?
研究中也观察到部分NGS检测为阳性的样本,其IHC结果却为阴性(即假阴性)。深入分析发现,这主要与突变的类型有关。在28例假阴性样本中,所有单一的无义突变或移码突变,在IHC检测中均呈阴性。相反,在至少包含一个错义突变的样本中,IHC的阳性检出率高达85.7%。
这意味着,一个阴性的IHC结果并不能完全排除无义或移码突变的存在,而一个阳性的IHC结果则强烈指向错义突变的存在。
研究局限性与未来展望
研究者承认,本研究的样本量相对较小,可能限制了分析的效力。未来的多中心合作将有助于更明确地建立p53 IHC与TP53 NGS结果之间的关联。此外,不同机构间需要建立统一的抗体、染色方法和测序平台标准。
总而言之,研究作者总结道:“及时且经济地检测双等位基因TP53突变仍然是临床上的一个未满足需求。尽管IHC检测不太可能完全取代NGS,但它作为一种快速、经济且易于获得的筛查工具,在早期识别高风险AML和MDS患者方面显示出巨大潜力,特别是在全球医疗资源不均衡的背景下,IHC检测是一种极具吸引力的替代选择。”
参考文献
Patel SA, Khedr S, Gordon CD, et al. Early identification of TP53 mutations and TP53 allelic state in myelodysplastic neoplasms and acute myeloid leukemia via point-of-care p53 immunohistochemistry. Cancer. 2025;131(13):e35950. doi:10.1002/cncr.35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