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肝癌早期诊断的挑战与无创检测的未来
原发性肝癌(HCC),即肝细胞癌,因其早期症状不明显,发现时往往已进展到中晚期,给治疗带来巨大挑战。目前,我国主要通过每半年一次的腹部彩超结合甲胎蛋白(AFP)检测进行早期筛查。尽管这一策略能发现大部分病例,但其局限性也日益凸显:AFP对早期HCC的敏感度仅为40%-60%,且在慢性肝病活动期可能出现假阳性,导致漏诊或误诊。例如,最新荟萃分析显示,AFP对小于2厘米小病灶的诊断效能(AUC)仅为0.68。
为了弥补现有检测方法的不足,全球科研人员正积极探索和开发新型无创血清生物标志物技术。这些创新技术与传统方法及影像学检查相结合,有望为肝细胞癌的诊断、治疗评估及个性化监测提供更精准的工具。在寻求最新诊疗方案的同时,患者往往面临海外靶向药、抗癌药的获取难题。MedFind致力于提供专业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并提供AI问诊及抗癌资讯,助力患者获取全球前沿的抗癌资源。
现有血清标志物的补充与局限
除了AFP,甲胎蛋白异质体(AFP-L3)虽能与AFP联合应用,将诊断率提高约15%-20%,但提升有限。新型蛋白类标志物如高尔基体蛋白-73(GP73),在乙肝病毒(HBV)相关HCC和代谢相关性脂肪肝病(MAFLD)相关HCC的早期诊断中表现出较好的敏感度(74.3%)和特异度(83.5%),AUC达到0.82,显示出一定的潜力。
新型无创血清生物标志物:临床研究进展
近年来,多项新型无创血清学指标的临床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为肝癌的早期诊断和预后评估带来了新的希望。
1. 循环肿瘤细胞(CTCs):液体活检的未来
循环肿瘤细胞(CTCs)是指从原发或转移肿瘤中自然脱落并进入血液循环的肿瘤细胞。通过“液体活检”技术对其进行分析,CTCs有望成为预测肿瘤免疫治疗效果的重要候选标志物。目前,荧光原位杂交、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免疫荧光等多种技术已被用于CTCs的检测,为指导肝细胞癌的预防、诊断和治疗决策提供了新的视角。随着检测技术的不断进步,CTCs相关的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和表观遗传学信息将更加精确地被获取,其临床价值也将得到更深入的探索。
2. 谷氨酰胺合成酶(GS):肝脏肿瘤的鉴别诊断
谷氨酰胺合成酶(Glutamine Synthetase, GS)在正常肝脏中仅限于小叶中心的肝细胞表达。最新研究表明,GS是区分肝脏良恶性肿瘤的有效免疫标志物。在局灶性结节性增生(FNH)中,GS在肝细胞细胞质中呈强阳性表达,形成独特的“地图状”模式,这几乎可见于所有FNH病例,包括非典型形态。然而,GS在肝细胞腺瘤中可能呈阴性、阳性或斑片状染色,且染色强度不如FNH。值得注意的是,β-连环蛋白激活的腺瘤通常表现出强烈和弥漫性GS表达。尽管GS在70%的HCC病例血清中呈阳性,但其在区分肝细胞和非肝细胞肿瘤方面的确切价值仍在探索中,因为其表达也可见于肝内胆管癌和肝转移性肿瘤。
3. 热休克蛋白70 (HSP70):HCC诊断的潜力与争议
热休克蛋白70 (HSP70)在基因表达谱研究中被认为是早期HCC中上调最丰富的基因之一。据报道,70%的HCC存在核和细胞质HSP70免疫反应阳性。然而,HSP70作为诊断标志物存在一些局限性,如活检敏感度较低,且解释困难,因为良性肝细胞(尤其肝硬化结节)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呈阳性染色。此外,HSP70也常在胆管癌和转移性肿瘤中表达,限制了其在区分肝细胞和非肝细胞肿瘤方面的实用性。
尽管存在争议,但一项新的荟萃分析对HSPs单独及联合AFP作为HCC诊断准确性的报告持乐观态度。该分析纳入了2013例HCC患者和1031例对照受试者,结果显示:
- HSPs单独检测的敏感性为0.78,特异性为0.89,AUC为0.90。
- AFP单独检测的敏感性为0.73,特异性为0.86,AUC为0.85。
- 当HSPs与AFP组合时,敏感性、特异性和AUC分别显著提高至0.90、0.94和0.96。
这表明HSPs有潜力成为临床诊断HCC的生物标志物,与AFP联合使用效果更为显著,为肝细胞癌的早期筛查提供了新的联合检测方案。
4. 预后营养指数 (PNI):评估肝癌患者生存与预后
预后营养指数 (PNI)被定义为(白蛋白+5)×淋巴细胞总数(×109/l),是系统性炎症的重要指标,现已成为预测肝病患者生存期和生活质量的工具。多项研究证实,PNI与HCC的预后密切相关,低PNI(<40)的肝癌患者生存率明显降低。肝移植后1年的PNI也被认为是独立预测患者总生存期的重要指标,强调了术后长期随访PNI的重要性。
一项涉及9830例患者的系统评价和荟萃分析表明,较高的PNI显著与较长的总生存期(OS)和无复发生存期(RFS)相关。基于PNI开发的机器学习(ML)模型,在预测肝细胞癌局部消融术后长期生存方面表现出优异的性能,例如Aorsf模型在验证队列中1、3、5、7、9年的AUC分别为0.846、0.859、0.824、0.845和0.874,为改善HCC监测、预防和治疗策略提供了更优异的工具。
结语:破解血液密码,助力抗癌之路
血液中蕴藏着人体健康与疾病状况的“全息密码”,对这些无创血清学指标的深入研究,正逐步揭示肝细胞癌的奥秘。每一次对血液学信息的解读,都意味着对肝癌认知更进一步,为患者驱除病魔、重返健康增添胜算。相信随着新技术的不断涌现与融合,全面破解血清学密码的时日已为期不远,未来将有更多简易、微创或无创技术问世,持续深化在肝病领域的诊断与治疗应用。
对于需要海外靶向药或仿制药的患者,了解这些前沿信息至关重要。MedFind作为专业的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不仅提供便捷的购药渠道,更有AI问诊和丰富的抗癌资讯,帮助患者全面了解最新诊疗进展和药物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