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是治疗可切除黑色素瘤的基石,但对于处于II B期至III期的高危患者而言,术后复发风险依然较高。为了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长期预后,围手术期治疗(包括辅助治疗和新辅助治疗)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回顾2024年黑色素瘤围手术期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探讨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在这一阶段的应用与选择。
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
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切除肿瘤后,为清除可能存在的微小病灶、降低复发风险而进行的治疗。
COMBI-AD研究: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辅助治疗
COMBI-AD是一项针对BRAF V600突变阳性III期黑色素瘤患者的III期辅助治疗研究。这项研究提供了达拉非尼(Dabrafenib)联合曲美替尼(Trametinib)辅助治疗最长达10年的随访数据。结果显示,与安慰剂相比,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能够持续改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期(RFS)和无远处转移生存期(DMFS)。然而,在BRAF V600K突变亚群中,尽管样本量较小,但联合治疗尚未显示出总生存期(OS)获益,这提示在该特定人群中的应用仍需谨慎评估。
KEYNOTE-716研究:帕博利珠单抗辅助治疗高危II期黑色素瘤
KEYNOTE-716研究评估了帕博利珠单抗(Pembrolizumab)对比安慰剂辅助治疗高危II期(IIB或IIC期)黑色素瘤的疗效和安全性。最新的长期随访(超过4年)分析结果进一步支持了帕博利珠单抗作为高危II期黑色素瘤辅助治疗的选择。研究表明,与安慰剂组相比,帕博利珠单抗显著延长了患者的RFS和DMES,并且第二次无复发生存期(PRFS2)也呈现积极趋势。安全性方面,帕博利珠单抗的再挑战或交叉治疗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
新辅助治疗的最新进展
新辅助治疗是指在手术前进行的治疗,旨在缩小肿瘤、提高手术切除率、评估治疗反应并可能降低术后复发风险。
国际新辅助治疗黑色素瘤联盟(INMC)汇总分析更新
国际新辅助治疗黑色素瘤联盟(INMC)对临床III期黑色素瘤患者的新辅助治疗进行了汇总分析更新。分析强调,新辅助治疗已成为临床III期黑色素瘤的标准治疗策略。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新辅助治疗取得了最高的病理完全缓解率(MPR,58-67%),以及优异的3年无事件生存率(EFS,78%)和MPR患者的3年无复发生存率(RFS,94%)。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辅助治疗中,在ICI基础上添加BRAF/MEK抑制剂并未带来实质性的额外益处。与ICI相比,单独使用BRAF/MEK抑制剂进行新辅助治疗的效果不如ICI,并且与辅助BRAF/MEK抑制剂治疗相比也未显示出优势(尽管交叉试验比较需谨慎解读)。
NADINA研究: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新辅助治疗
NADINA研究是一项对比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联合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与标准辅助纳武利尤单抗治疗可切除的、肉眼可见的Ⅲ期黑色素瘤的无远处转移生存率(DMFS)的研究。在中位随访15.4个月后,新辅助联合治疗组的无事件生存期(EFS)显著优于辅助治疗组(HR=0.32, p<0.001)。同样,新辅助联合治疗在改善DMFS方面也显示出显著优势(HR=0.37, p<0.001),无论是在IIIB期还是IIIC期黑色素瘤患者中都观察到了RFS和DMFS的获益。NADINA试验中,新辅助组的MPR率和影像学缓解率分别为60.8%和37.2%,获得MPR或影像学缓解的患者在18个月时有更好的RFS和DMFS率。这项研究结果表明,新辅助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治疗优于辅助纳武利尤单抗治疗,有望成为新的标准治疗方案。
中国黑色素瘤患者的新辅助治疗研究
中国研究者也在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新辅助治疗方案。一项开放式I-b期临床研究正在评估重组人GM-CSF单纯疱疹病毒注射液(OrienX010)联合重组人源化抗PD-1单克隆抗体注射液(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新辅助治疗可完全切除的III期及IV期(M1a)黑色素瘤的疗效。此外,帕博利珠单抗联合仑伐替尼(Lenvatinib)新辅助治疗可切除的粘膜黑色素瘤(NeoPlus 研究)也公布了更新数据,为特定亚型的黑色素瘤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获取前沿靶向药与免疫疗法
随着黑色素瘤治疗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创新靶向药和免疫疗法在临床试验中展现出潜力,并逐步获批应用于临床。对于希望了解或获取这些前沿抗癌药的患者,了解海外购药途径、AI问诊服务以及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至关重要。通过正规渠道获取所需药品,并在专业指导下使用,是确保治疗效果和安全性的关键。
总而言之,2024年的研究更新进一步巩固了围手术期治疗在改善高危黑色素瘤患者预后中的地位。无论是辅助治疗中的达拉非尼联合曲美替尼、帕博利珠单抗,还是新辅助治疗中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的突破性进展,都为黑色素瘤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未来,随着更多临床研究成果的发布,黑色素瘤的围手术期治疗策略将更加精准和个体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