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癌症的新希望:涎腺导管癌与HER2靶点
涎腺(唾液腺)肿瘤是一类罕见且复杂的头颈部癌症。其中,涎腺导管癌(SDC)因其高度侵袭性而备受关注,患者预后普遍较差,治疗选择也十分有限。然而,分子检测的进步揭示了SDC的潜在治疗靶点,其中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由ERBB2基因编码)的突变尤为关键,在高达56%的患者中被发现。
近年来,抗体偶联药物(ADC)的发展为HER2阳性癌症治疗带来了革命性突破。德曲妥珠单抗(Trastuzumab deruxtecan, T-Dxd)作为新一代ADC药物,已在乳腺癌、胃癌等多个癌种中证实了其卓越疗效。那么,对于治疗选择耗尽的晚期涎腺导管癌患者,德曲妥珠单抗能否带来新的生机?本文将通过一个真实的临床案例,深入探讨其在多线治疗失败后的应用价值。
病例回顾:一位44岁患者的漫长抗癌路
本案例的主角是一位44岁的男性,因右侧面神经麻痹就医,最终被确诊为局部晚期的HER2阳性涎腺导管癌(T2N3bMx期)。分子分析显示,其肿瘤不仅HER2呈阳性(IHC 1+, DISH扩增),雄激素受体(AR)也呈阳性。
在确诊后的22个月里,患者经历了漫长而艰难的治疗过程,先后尝试了五种不同的治疗方案:
- 一线治疗: 内分泌治疗(比卡鲁胺+曲普瑞林),2个月后进展。
- 二线治疗: 抗HER2治疗联合化疗(曲妥珠单抗+卡铂+紫杉醇),持续4个月。
- 三线治疗: 免疫治疗(纳武利尤单抗),持续3个月后进展。
- 四线治疗: 第二代ADC药物(恩美曲妥珠单抗),持续6个月。
- 五线治疗: 化疗(阿霉素+环磷酰胺),2个月后再次进展。
尽管尝试了多种疗法,但患者的病情仅获得短暂的稳定或部分缓解,治疗持续时间均未超过6个月。此时,他已面临“标准治疗用尽”的困境。如果您在治疗过程中遇到相似的困境或对复杂的治疗方案有疑问,可以尝试使用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参考信息。

▲图1 患者的完整治疗时间线
力挽狂澜:德曲妥珠单抗的六线治疗奇迹
在所有推荐疗法均告失败后,鉴于患者身体状况尚可(ECOG评分为1),经多学科肿瘤委员会讨论,决定尝试使用德曲妥珠单抗作为六线治疗方案。尽管当时缺乏该用法在指南中的明确支持,但这一决策为患者带来了意想不到的转机。
自2021年11月首次注射德曲妥珠单抗后,患者表现出良好的耐受性。治疗效果令人振奋:
- 初步显效: 4次注射后,PET-CT显示原发灶、骨转移灶及肺结节均出现部分消退。
- 持续缓解: 7次注射后,腮腺区病灶代谢几乎完全消失,其余病灶总体稳定。
在长达13个月的治疗期间,即使出现了孤立的局部进展(如淋巴结和骨转移),医生也通过手术切除和局部放疗等方式进行干预,同时继续维持德曲妥珠单抗治疗。这种“打地鼠”式的策略成功地将疾病控制了相当长的时间,患者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很好的维持。最终,在治疗13个月后,患者出现了广泛的脑部和肺部进展,于停药6个月后不幸离世,总生存期达到了40个月。

▲图2 德曲妥珠单抗治疗期间的影像学变化
讨论与启示:HER2检测与未来方向
这个案例有力地证明,对于多线治疗失败的HER2阳性涎腺导管癌患者,德曲妥珠单抗依然可能带来长达一年以上的持续获益。这凸显了在所有涎腺导管癌患者中常规进行HER2检测的极端重要性,正如ESMO和NCCN等权威指南所推荐的那样。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患者先前接受过多种抗HER2药物治疗,但在后续的病理分析中,其肿瘤的HER2阳性状态依然保持稳定,这为持续靶向HER2通路提供了理论依据。
目前,关于德曲妥珠单抗治疗涎腺癌的数据仍然有限,但已有的研究结果令人鼓舞。例如,Destiny-PanTumor02试验中,涎腺癌患者的客观缓解率达到41.7%;而日本的MYTHOS试验更是报告了15.9个月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这些数据应能推动更多针对这一罕见病患者群体的临床研究。关于其他抗HER2药物,如图卡替尼(Tucatinib)等,也在一些病例中显示出疗效。
随着美国FDA已加速批准德曲妥珠单抗用于治疗HER2阳性实体瘤,涎腺导管癌患者也迎来了新的治疗选择。对于希望了解德曲妥珠单抗价格、购买渠道等信息的患者,可以访问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平台获取更多资讯。MedFind致力于为国内患者链接全球最新的药物信息,打破信息壁垒,提供可靠的购药支持。

▲图3 病理评估显示HER2状态持续阳性
结语
总而言之,本案例为德曲妥珠单抗在晚期HER2阳性涎腺导管癌的后线治疗中提供了强有力的真实世界证据。它告诉我们,即使在标准治疗选择用尽后,精准的分子分型和创新的靶向药物仍可能为患者创造生命的奇迹。未来,需要更多研究来优化治疗策略,并探索德曲妥珠单抗与其他疗法的联合应用潜力。

▲表1 文献中关于使用德曲妥珠单抗治疗涎腺导管癌的患者和治疗特征

▲表2 正在进行的在晚期/转移性患者中测试德曲妥珠单抗的临床试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