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LAURA2研究最终数据公布: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成新标准
根据在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2025年世界肺癌大会上公布的重磅数据,一项名为FLAURA2的III期临床试验最终总生存期(OS)分析结果显示,对于携带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一线使用靶向药奥希替尼(Osimertinib)联合铂类化疗,相较于奥希替尼单药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命,从而确立了新的治疗标准。
该研究的主要作者、法国古斯塔夫·鲁西研究所的胸部肿瘤学家David Planchard博士表示:“这一令人信服的总生存期结果,证实了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方案在EGFR突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中的新标准地位。”

关键生存数据深度解读:生存期显著延长
EGFR基因的激活突变是部分非小细胞肺癌的关键驱动因素。奥希替尼作为第三代EGFR靶向药,因其对常见EGFR突变的强效活性及穿透血脑屏障的能力,已是推荐的一线治疗药物。然而,仍有部分患者最终会面临疾病进展。FLAURA2研究旨在探索联合化疗是否能进一步改善患者的预后。
这项全球性、开放标签的随机III期研究共纳入557名初治的、携带常见EGFR突变(19号外显子缺失或L858R突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NSCLC患者。
- 总生存期(OS)新突破:研究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的中位总生存期达到了47.5个月,而单药治疗组为37.6个月。这意味着联合治疗方案将患者的中位生存期显著延长了近10个月(风险比[HR] = 0.77; P = .02)。这也是迄今为止在全球III期研究中,针对此类患者报告的最长中位总生存期。
- 无进展生存期(PFS)优势:此前公布的数据已显示,联合治疗在无进展生存期方面同样表现优异,中位PFS达到25.5个月,而单药组为16.7个月(HR = 0.62)。
- 广泛获益人群:无论是总生存期还是无进展生存期,联合治疗的优势在所有预设的亚组中均保持一致,包括伴有脑转移的患者。
安全性与耐受性分析
在延长随访超过两年后,奥希替尼联合化疗方案的安全性特征与先前报告的数据保持一致,且总体可控。研究中未观察到新的安全性信号,也未发生新的治疗相关死亡事件。
尽管联合治疗组因不良事件导致奥希替尼停药的比例略高(12% vs 7%),但总体比例仍然较低。3级或以上的不良事件在联合治疗组中更为常见,主要发生在铂类化疗的诱导治疗阶段。
专家视角:临床决策的考量

Daniel S.W. Tan, MBBS, PhD
特邀评论专家Daniel S.W. Tan博士强调了FLAURA2研究结果的重要性。他指出,尽管EGFR靶向治疗不断进步,但仍有患者出现早期疾病进展。FLAURA2研究的成功,部分归因于其改善的PFS和对中枢神经系统(CNS)转移的更强控制。
Tan博士认为,随着FLAURA2研究结果的公布,临床医生如今面临三种一线治疗选择:奥希替尼单药、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以及另一种双抗联合靶向药的方案。如何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需要综合平衡疗效、副作用、治疗成本和患者个人偏好。患者在选择治疗方案时,可以咨询专业的医疗意见,或通过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更多参考信息。
总而言之,奥希替尼联合化疗为EGFR突变晚期NSCLC患者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治疗新选择,尤其对于肿瘤负荷较高或伴有脑转移的患者,早期强化治疗可能至关重要。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奥希替尼的药物信息,包括不同版本的价格和购买渠道,可以访问MedFind海外靶向药代购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