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细胞肺癌(SCLC)作为一种侵袭性极强的恶性肿瘤,其治疗进展一直备受关注。近日,一项名为DeLLphi-303的Ib期临床试验结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ES-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研究显示,靶向DLL3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Tarlatamab联合抗PD-L1疗法(如Atezolizumab或Durvalumab)作为一线维持治疗,能够显著延长患者的总体生存期,且安全性可控。这一突破性发现,预示着小细胞肺癌治疗策略可能迎来重大变革。
Tarlatamab:靶向DLL3的创新机制
Tarlatamab是一种创新的双特异性T细胞衔接器免疫疗法,其独特之处在于能够精准靶向癌细胞表面表达的DLL3(Delta样配体3)蛋白。DLL3在小细胞肺癌细胞中高度表达,但在正常组织中表达极低,使其成为理想的治疗靶点。通过衔接T细胞与癌细胞,Tarlatamab能够激活患者自身的免疫系统,从而有效杀伤肿瘤细胞。此前的研究已证实,Tarlatamab在二线治疗小细胞肺癌患者中展现出优于化疗的生存优势。
DeLLphi-303研究揭示一线维持治疗潜力
DeLLphi-303研究旨在评估Tarlatamab联合抗PD-L1疗法作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维持治疗的疗效与安全性。该研究纳入了88名已完成4-6周期一线铂类-依托泊苷化疗和抗PD-L1治疗且未出现疾病进展的ES-SCLC患者。患者在末次化疗免疫治疗周期开始后8周内,接受静脉注射Atezolizumab(1680 mg,每4周一次)或Durvalumab(1500 mg,每4周一次),同时联合静脉注射Tarlatamab(10 mg,每2周一次),直至疾病进展。
显著的生存获益与可控的安全性
在中位随访18.4个月后,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 中位总生存期(OS)达到25.3个月(95% CI = 20.3至未达到),远超历史数据。
-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5.6个月(95% CI = 3.5‒9.0)。
- 12个月的总生存率高达82%。
- 无论患者接受Atezolizumab还是Durvalumab,其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均表现出相似的良好趋势。
在安全性方面,该联合疗法被认为是可接受的。最常见的Tarlatamab相关不良事件是细胞因子释放综合征(CRS),发生率为56%,但主要为1级。其他常见不良事件包括味觉障碍(45%)和疲劳(31%)。免疫效应细胞相关神经毒性综合征(ICANS)的发生率仅为6%。值得注意的是,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事件随时间推移而减少。
展望未来:DeLLphi-305 III期临床试验进行中
这项Ib期研究的积极结果为Tarlatamab联合抗PD-L1疗法作为一线维持治疗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目前,一项关键的III期临床试验DeLLphi-305(NCT06211036)正在积极进行中,旨在进一步验证这一联合疗法的疗效和安全性,有望为全球小细胞肺癌患者带来新的标准治疗选择。
获取前沿抗癌药物与资讯
对于正在寻求最新小细胞肺癌治疗方案的患者及家属,了解前沿药物信息至关重要。如果您对Tarlatamab或其他海外靶向药的获取途径、价格或相关诊疗信息有疑问,可以通过专业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进行咨询。同时,我们还提供便捷的AI问诊服务,以及全面的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助您在抗癌路上获得更多支持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