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体这个精密的“生命系统”中,细胞的生老病死是常态,而免疫系统中的吞噬细胞则扮演着“清道夫”的角色,负责清除那些自然死亡的“垃圾细胞”。它们通过识别细胞表面的特定“吃我”信号,确保身体的正常运转。然而,当面对癌细胞或过度活跃的异常免疫细胞等“捣乱分子”时,机体自身的清理机制往往显得力不从心,导致疾病的发生与发展。
近日,国际权威期刊Nature Biomedical Engineering发表了一项突破性研究,日本京都大学的科学家们成功开发出一种名为Crunch的新型蛋白质工具。这项创新成果有望利用人体固有的自然清理机制,精准靶向并清除这些有害细胞,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开辟了全新的道路。
Crunch蛋白疗法:重编程免疫系统,精准清除有害细胞
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是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数据显示,癌症是全球第二大死因,每年导致数百万人死亡。面对这些顽疾,传统的治疗方法往往伴随着副作用,且难以实现对有害细胞的精准识别与清除。
Crunch,全称为“Connector for Removal of Unwanted Cell Habitat”,是一种合成蛋白质,其核心机制在于对名为ProS的蛋白质进行巧妙改造。ProS蛋白通常负责引导吞噬细胞识别并清除死亡细胞。而Crunch则被设计成一个“智能传感器”,能够特异性识别并标记我们希望清除的特定活细胞,例如癌细胞或系统性红斑狼疮等自身免疫性疾病中的异常免疫细胞。
研究团队的Yuki Yamato教授解释道:“我们所做的,就是利用人体天然的清理系统,对其进行‘重新编程’,使其能够清除那些本不应存在的活细胞。”通过替换ProS蛋白中识别死亡细胞的部分,Crunch被赋予了识别特定活细胞表面独特蛋白质的能力。一旦Crunch与目标细胞结合,它便会像一个高精度的“送货标签”,将目标细胞与吞噬细胞连接起来。随后,吞噬细胞会像处理死亡细胞一样,将其吞噬并分解。
这种独特的蛋白疗法并非直接杀死细胞,而是通过“欺骗”免疫系统,让其误认为这些有害细胞已准备好被清除。这种精准的清除方式不仅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正常健康细胞的误伤,还能有效避免传统治疗方法中常见的严重副作用。
小鼠模型验证:有效清除癌细胞与缓解自身免疫症状
为了验证Crunch的治疗潜力,研究人员在小鼠模型中进行了严格测试。他们首先利用Crunch成功清除了表达特定细胞表面蛋白的癌细胞,并显著抑制了肿瘤的生长。此外,在系统性红斑狼疮小鼠模型中,Crunch也展现出清除特定异常免疫细胞的能力,有效减轻了疾病症状。
Crunch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卓越的“可定制性”。由于其靶向传感器可以根据不同疾病的需求进行灵活修改,这使得Crunch成为一个极具潜力的通用治疗平台。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可以借鉴现有CAR-T细胞疗法和抗体药物的靶向传感器设计,将其应用于Crunch,从而使其能够适应多种疾病的治疗。
Jun Suzuki教授指出:“我们相信Crunch有望成为一种适应多种疾病的新型疗法,甚至可以作为一个生态系统,整合各种治疗工具。”目前,研究团队正致力于提升Crunch的安全性、生产效率和实际应用效果。
超越传统疗法:简单注射,广阔前景
相较于现有的CAR-T细胞疗法和抗体药物,作为一种创新的蛋白疗法,Crunch有望通过简单的注射方式给药。这避免了CAR-T疗法中从患者体内采集血液细胞、体外复杂修饰再回输的繁琐过程,极大地简化了治疗流程,提升了患者的依从性。
Crunch的出现不仅为癌症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革命性的新思路,也为未来的医学研究开辟了广阔的新方向。如果您正在寻找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MedFind海外购药平台能为您提供便捷的解决方案。此外,AI问诊服务也能帮助您初步了解病情和用药建议。更多前沿的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请访问MedFind抗癌资讯,获取最新的抗癌资讯和支持。
参考文献:
Yamato, Y., Suzuki, J. Phagocytic clearance of targeted cells with a synthetic ligand. Nat. Biomed. Eng (2025). doi:10.1038/s41551-025-014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