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癌症负担加剧,对患者治疗意味着什么?
癌症,已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健康挑战之一。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持续攀升,给无数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统计,2022年全球新增癌症病例高达2000万,死亡人数约970万。对于大多数实体瘤患者而言,癌症手术是治疗的核心环节,而麻醉与围手术期(即术前、术中、术后)的专业医疗服务,则在整个治疗体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近期,权威医学期刊《Anaesthesia》发表的一篇综述文章,系统地探讨了全球癌症负担的加重对麻醉和围手术期医学的深远影响。文章指出,面对日益增长的癌症手术需求,优化围手术期管理、提升麻醉质量,对于改善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全球癌症现状:我们面临的挑战
流行病学数据显示,全球癌症的发病和死亡情况存在显著的地域差异。肺癌、女性乳腺癌、结直肠癌、前列腺癌和胃癌是全球最常见的五种癌症。其中,肺癌是导致癌症死亡的首要原因。
值得关注的是,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未来将承受更重的癌症负担增长,同时面临着外科医生和麻醉医生严重短缺的困境。据世界麻醉医师协会统计,全球有75个国家每10万人口中麻醉医生不足5人。这意味着,尽管手术需求巨大,但医疗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的匮乏,导致了大量本可避免的痛苦和死亡。
癌症治疗的经济账:如何应对“经济毒性”?
癌症治疗不仅是对身体的考验,也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高昂的治疗费用、非正式的护理成本以及因病导致的生产力损失,构成了沉重的宏观经济负担。对患者和家庭而言,这种负担更为直接,被称为“经济毒性”。
研究显示,癌症患者申请破产的可能性是普通人群的2.65倍。当家庭自费医疗支出超过年收入的30%时,就可能陷入财务困境。这种情况在低收入国家尤为普遍。因此,在制定治疗方案时,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不同治疗选择的费用,并积极寻求社会支持和财务援助,对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至关重要。
“癌症幸存者”的新课题:如何提高生活质量?
得益于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深入、有效的筛查项目、早期诊断以及靶向药、免疫治疗等新型疗法的出现,全球癌症患者的生存率正在稳步提高。截至2022年,仅美国就有超过1800万名“癌症幸存者”。
然而,生存率的提高也带来了新的挑战。癌症幸存者在治疗后可能面临一系列长期问题,如:
- 心理健康问题: 超过13%的幸存者有抑郁症状,近20%伴有焦虑。对癌症复发的恐惧是幸存者最常见的心理负担之一。
- 认知功能障碍: 部分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化疗脑”症状。
- 重返社会挑战: 重新投入工作对幸存者的心理重建至关重要,但他们可能面临歧视或能力担忧。
- 继发癌症风险: 癌症幸存者罹患第二种原发癌的风险较普通人群更高。
因此,建立完善的幸存者照护计划,关注其长期的身心健康,已成为全球癌症控制的新焦点。
图1 癌症生存状态的定义
麻醉医生的新角色:不仅仅是“打一针”
在很多人的传统观念里,麻醉医生的工作似乎只是在手术前“打一针”。但现代医学证明,麻醉医生在癌症患者的整个治疗过程中都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他们不仅为手术提供麻醉,还参与到重症监护、急慢性疼痛管理、姑息治疗等多个环节。
更重要的是,麻醉医生通过多学科协作,能够显著改善癌症手术的预后。研究表明,经验丰富的麻醉医生和优化的围手术期管理(如加速康复路径、多模式镇痛等),可以有效减少术后并发症,让患者更快恢复,从而顺利衔接后续的放化疗或靶向治疗,最终可能提高长期生存率。
面对复杂的病情和治疗方案,患者和家属常常感到困惑。充分了解治疗的每一个环节,是做出明智决策的基础。如果您希望更深入地了解自己的病情和可选的治疗方案,可以尝试使用MedFind的AI问诊服务,获取专业的分析和建议。
结论:协同努力,共克癌症挑战
全球日益加重的癌症负担,对医疗体系提出了严峻的挑战,也为我们指明了努力的方向。手术作为癌症治疗的基石,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离不开高质量的麻醉与围手术期照护。麻醉医生正在从幕后走向台前,通过参与多学科团队协作,为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贡献着关键力量。作为患者,积极了解癌症治疗的最新进展,与医疗团队充分沟通,是战胜疾病的重要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