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CO指南更新: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迎来新策略
美国临床肿瘤学会(ASCO)在其2025.1版动态指南中发布了重要更新,为伴有或不伴有驱动基因突变的IV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提供了最新的循证治疗策略。这些更新为患者和医生在制定治疗方案时提供了新的方向和选择。
有驱动基因突变的NSCLC治疗新进展
对于携带特定基因突变的肺癌患者,靶向治疗是关键。此次指南更新重点关注了EGFR突变和NRG1融合这两类患者。
EGFR突变患者:奥希替尼联合疗法获推荐
针对携带EGFR外显子19缺失或外显子21 L858R突变的患者,指南新增了两项一线治疗建议:
- 奥希替尼(Osimertinib)联合铂类双药化疗。
- 阿米万妥单抗(Amivantamab-vmjw)联合拉泽替尼(Lazertinib)。
其中,奥希莫替尼联合疗法的推荐部分参考了II期RAMOSE试验的数据。该研究显示,在初治的EGFR突变转移性NSCLC患者中,奥希莫替尼联合雷莫西尤单抗(一种VEGF抑制剂)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达到了24.8个月,显著优于单用奥希莫替尼的15.6个月。然而,由于该试验存在一些局限性(如单国家入组、缺乏盲法独立中心审查等),指南专家组持谨慎态度,期待未来更多研究数据来进一步证实VEGF抑制剂的价值。
NRG1融合阳性患者:Zenocutuzumab成为新希望
对于罕见的NRG1融合阳性实体瘤(包括NSCLC),指南更新支持使用Zenocutuzumab-zbco,这是一种靶向HER2/HER3的双特异性抗体。该推荐基于II期eNRGy试验的结果,该试验显示,在NSCLC患者亚组中,Zenocutuzumab单药治疗的客观缓解率(ORR)为29%,中位缓解持续时间(DOR)长达12.7个月。考虑到标准化疗和免疫疗法对NRG1融合患者效果有限,Zenocutuzumab已成为一个优选的二线治疗方案。
无驱动基因突变的NSCLC一线治疗更新
对于没有可靶向驱动基因突变的晚期NSCLC患者,免疫治疗联合化疗是标准一线方案。此次指南更新为此类患者增加了一个新的选择。
“O+Y”双免疫联合化疗方案
对于体能状态良好(PS 0-1)、任何组织学类型和任何PD-L1表达水平的患者,指南推荐可考虑使用纳武利尤单抗(Nivolumab)联合伊匹木单抗(Ipilimumab),再加两周期铂类化疗的方案。
该推荐部分基于日本的NIPPON研究。尽管与帕博利珠单抗联合化疗相比,该方案在总生存期上显示出数值上的优势(23.7个月 vs 20.5个月),但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显著性,且其PFS较短,毒性反应更强。因此,指南强调,在临床实践中考虑此方案时,需要谨慎选择患者。
暂未改变推荐的治疗方案
指南专家组还审查了其他几项研究,但决定暂不改变现有推荐:
- Ivonescimab:在HARMONi-2试验中,其PFS优于帕博利珠单抗,但由于总生存期数据不成熟等原因,目前不推荐使用。
- 多西他赛联合Plinabulin:DUBLIN-3研究显示,该组合对OS的改善有限,且毒性增加,因此二线及后线治疗推荐保持不变。
总而言之,ASCO的最新指南为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个体化治疗提供了更多依据。如果您希望了解这些新疗法的更多信息,包括药物的详细作用机制、副作用、价格及购买渠道,可以随时通过MedFind的AI问诊服务或药品信息页进行查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支持与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