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非透明细胞肾细胞癌(non-clear cell RCC)患者而言,近年来医学界对其分类和分子特征的深入理解,正在催生全新的治疗策略和更精准的临床试验设计。德克萨斯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Joseph Vento博士指出,根据分子驱动因素对这种复杂的疾病进行细分,是优化治疗方案、提升疗效的关键。
非透明细胞肾癌:从传统分型到分子精准时代
过去,医学界习惯于将乳头状肾细胞癌(papillary RCC)简单地分为侵袭性较低的1型和侵袭性更强的2型。然而,随着分子检测技术的发展,这种二分法已显现出局限性。202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最新分类更加强调分子亚型的重要性。
如今,我们所说的乳头状肾细胞癌,主要指过去被认为是MET驱动的1型;而过去笼统的2型,则被进一步细分为多个具有独特分子特征的亚型。这意味着,在解读旧有临床试验数据时,我们需要意识到其定义的“乳头状肾细胞癌”与我们今天在临床中遇到的患者可能存在差异。
前沿联合疗法:免疫+靶向方案的临床数据解读
将非透明细胞肾癌视为一个单一疾病进行治疗的时代正在过去。目前,针对该领域的两项重要研究为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即“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O)+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的联合疗法。
1. 卡博替尼联合纳武利尤单抗
一项在纪念斯隆·凯特琳癌症中心进行的2期单中心研究(NCT03635892)评估了 卡博替尼(Cabometyx)联合 纳武利尤单抗(Opdivo)的疗效。数据显示,该方案在多种非透明细胞肾癌亚型中均表现出积极的治疗潜力。
2. 仑伐替尼联合帕博利珠单抗
另一项名为KEYNOTE-B61的2期临床试验(NCT04704219)则探索了 仑伐替尼(Lenvima)与 帕博利珠单抗(Keytruda)的组合。结果同样令人鼓舞,该联合疗法在多种亚型中均取得了非常可观的总缓解率(ORR)。
基于这些研究,对于乳头状、未分类、嫌色细胞或易位性肾细胞癌等亚型,免疫+靶向的联合方案已成为当前合理的一线治疗选择。尽管这些方案效果显著,但仍有部分患者无应答,这促使研究人员继续探索更精准的治疗靶点,例如针对MET驱动的乳头状肾癌开发特异性MET抑制剂。
精准治疗的关键:为何分子检测至关重要?
在当前的临床实践中,对所有晚期或转移性非透明细胞肾癌患者进行体细胞下一代测序(NGS)已成为一种合理的选择。Vento博士强调,分子检测是实现精准医疗的基石。
通过基因测序,我们或许能发现如ALK融合等罕见但可靶向的突变,这对于患者而言可能是改变命运的机会,为他们提供全新的治疗路径。此外,随着越来越多的“不限癌种”靶向药物获批,识别出肿瘤中被激活的特定信号通路,意味着患者将有更多机会使用这些前沿药物。
总而言之,对非透明细胞肾癌进行精细的分子分型,并结合最新的免疫与靶向联合疗法,是改善患者预后的重要方向。对于寻求更优治疗方案的患者,了解这些前沿信息,并与医生探讨进行分子检测的可能性,将是迈向个体化精准治疗的重要一步。如果您对卡博替尼、仑伐替尼等药物的价格、购买渠道或副作用有任何疑问,MedFind可以为您提供专业的支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