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许多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而言,即使接受了根治性放化疗,肿瘤仍可能在胸腔内局部区域复发。根据现行诊疗指南,系统性治疗通常是推荐的首选方案。然而,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孤立性胸腔内局部区域复发的非小细胞肺癌,再次进行胸部放疗(Reirradiation)可能是一个“有吸引力”的治疗选项,无论单独使用还是与巩固性免疫疗法联合,都有望改善患者预后。
研究方法概览
为了评估再次放疗在复发性非小细胞肺癌中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人员回顾性分析了2011年至2021年间接受挽救性胸部再次放疗的13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数据。这些患者中位年龄为66岁,女性占51%,均出现了孤立性胸腔内局部区域复发。
患者接受了质子治疗(占88%)或调强放疗(IMRT),放疗剂量为60-72 Gy,每次分割剂量为1.8-2.0 Gy。其中83%的患者接受了同步化疗,20%的患者在再次放疗后接受了巩固性免疫疗法。
研究主要评估了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 OS)、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和治疗毒性。次要评估指标包括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
关键研究发现
- 在所有接受再次放疗的患者中,中位总生存期为17.4个月,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8.1个月。3年远处转移累积发生率为44%,局部复发累积发生率为46%,3年总生存率为25.9%。
- 未经校正的分析显示,与单纯接受再次放疗的患者相比,在再次放疗后接受巩固性免疫疗法的患者表现出更好的中位总生存期(27.8个月 vs 15.8个月;P = .035)和局部无进展生存期(22.8个月 vs 8.8个月;P = .009)。
- 多变量分析进一步证实,接受巩固性免疫疗法(占20%)的患者局部复发率显著降低(风险比 [HR], 0.31; P = .008)。尽管总生存期(HR, 0.56; P = .065)和远处转移(HR, 0.54; P = .085)的改善在统计学上未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数值上显示出积极趋势。
- 与局部区域复发相比,初始放疗后的孤立性区域复发与更好的总生存期相关(HR, 0.59; P = .044)。而在再次放疗后90天内住院的患者总生存期显著更差(HR, 2.03)。
- 总体而言,26.7%的患者出现了3级或更高级别的非血液学毒性,6.9%的患者出现了5级毒性。共有9例死亡“可能”或“很可能”与再次放疗相关,其中4例死亡与气道瘘或破裂有关。
临床实践意义
研究作者指出:“对于非小细胞肺癌的局部区域复发,胸部再次放疗已显示出作为一种有前景的治疗策略,能够改善临床结局并具有可接受的治疗毒性。再次放疗后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巩固治疗与更好的肿瘤学结局相关。”
这项研究为非小细胞肺癌复发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思路。对于正在寻求更有效抗癌治疗方案的患者,了解这些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至关重要。有时,患者可能需要获取国内尚未上市的靶向药或免疫疗法等抗癌药。在这种情况下,海外购药或靶向药代购可能成为一种选择。
MedFind平台致力于为癌症患者提供全面的支持,包括海外靶向药代购服务,帮助患者获取所需的抗癌药物。同时,平台还提供AI问诊服务,辅助患者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并提供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帮助患者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研究局限性
该研究为回顾性单中心研究,其结果的普遍性受到限制。治疗方案的异质性和记录的不一致性影响了毒性评估。此外,接受免疫疗法的患者治疗时间较近,可能受益于更好的支持性护理,这可能对结果产生影响。
来源与披露
这项由宾夕法尼亚大学佩雷尔曼医学院的Jenna Rocchetti领导的研究,在线发表于《Radiotherapy and Oncology》期刊。
本研究未获得任何特定资金支持。作者声明无利益冲突。
本文在撰写过程中使用了包括AI在内的多种编辑工具,并经过人工编辑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