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癌症患者及其家属而言,了解最新的药物进展,特别是关于靶向药和免疫药的临床试验结果,是治疗决策过程中的重要一环。然而,这些信息往往首先通过药企发布的新闻稿(Press Release, PR)进入公众视野。一项发表在《癌症政策杂志》(Journal of Cancer Policy)上的研究对这种信息传播方式提出了质疑,指出药企新闻稿在快速传递信息的同时,可能因缺乏详细数据而存在误导的风险。
研究背景:药企新闻稿的普遍性
这项由意大利研究团队主导的分析发现,在肿瘤学领域,针对实体瘤的临床试验积极结果常常通过药企赞助的新闻稿提前公布。这种做法通常发生在同行评审的学术论文发表或监管机构批准(如美国FDA、欧洲EMA)之前,且新闻稿中提供的信息往往非常有限。
核心发现:数据缺失与信息滞后
研究人员分析了2018年至2022年间,全球前20家活跃在肿瘤领域的制药公司发布的157份关于实体瘤临床试验的新闻稿。结果令人关注:
- 尽管75.5%的新闻稿宣称试验达到了主要终点,但只有13%包含了具体的定量数据。大多数新闻稿使用了模糊或笼统的语言来描述结果。
- 高达86%的新闻稿在缺乏详细数据的情况下,断言了研究发现的临床相关性。
- 信息发布的时序存在显著滞后:从新闻稿发布到会议报告的中位时间为3.1个月,到同行评审论文发表的中位时间为8个月。而监管批准则更晚,FDA批准的中位时间是新闻稿发布后10个月,EMA则长达15.9个月。
研究还观察了市场对这些新闻稿的反应,发现其对股票表现的影响微乎其微,这可能反映了市场对缺乏具体数据或信息初步性的谨慎态度。
信息不完整带来的风险
这项研究的核心担忧在于,药企新闻稿的结构和内容可能对包括医生、患者和护理人员在内的广泛受众产生重要影响。
- 对医生的影响:缺乏完整详细的数据,使得医生难以准确评估报告结果的临床相关性和统计学意义,从而影响其临床判断。
- 对患者的影响:不完整或过度强调积极方面的信息可能导致患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当新闻稿中的信息与医生基于完整数据的临床判断或建议的治疗方案不符时,可能损害医患之间的信任关系。
研究人员指出,目前药企新闻稿缺乏标准化的发布指南,这使得企业可以突出强调初步或不完整的结果,从而可能过度影响科学界和患者。他们呼吁由多学科专家共同制定指南,确保新闻稿优先考虑科学严谨性和患者保护,而非过度宣传。
获取准确信息的重要性
这项研究提醒我们,药企新闻稿是初步信息来源,其内容可能不完整。对于正在积极寻求治疗方案,特别是考虑海外购药等选择的患者而言,获取全面、准确的药物信息至关重要。除了关注新闻稿,患者应积极与医生沟通,并参考已发表的同行评审论文、权威诊疗指南以及专业的抗癌资讯平台,以获得更可靠的数据和分析,从而做出明智的治疗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