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早期口腔癌患者而言,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手段。术后辅助放疗常被用于降低复发风险,特别是针对原发肿瘤区域。然而,标准的术后放疗方案通常也包括对颈部淋巴区域进行预防性照射(即选择性颈部照射),以控制可能存在的微小转移。尽管这种做法有助于提高区域控制率,但也可能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毒副作用,尤其是在区域复发风险较低的情况下。
为了探究在特定患者群体中省略颈部预防性放疗的可行性和安全性,一项多中心临床研究对早期口腔癌患者的术后放疗策略进行了评估。
研究方法与患者群体
这项回顾性研究纳入了2010年至2019年间,来自荷兰12家放疗中心的264名早期口腔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切除以及同期整块颈部淋巴结清扫,并且病理检查证实颈部淋巴结为阴性(pN0)。
根据术后放疗方案的不同,患者被分为两组:
- 仅接受原发肿瘤区域放疗(118例)。
- 接受原发肿瘤区域联合颈部区域放疗(146例)。
放疗剂量根据切缘状态和风险因素有所不同。研究的主要终点是区域复发率,次要终点包括局部复发率、总生存期以及治疗后3个月以上的晚期毒副作用。
关键研究发现
经过中位5年的随访,研究结果显示:
- 区域控制率相似:总共发生了9例区域复发(3.4%),其中仅接受肿瘤区域放疗组有4例(3.39%),接受联合放疗组有5例(3.42%)。两组的5年区域控制率均为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研究发现,颈部淋巴结清扫获得的淋巴结数量是唯一与区域控制率提高相关的因素(风险比,0.46)。区域复发多数是孤立性的。
- 局部控制率和总生存期相似:两组的5年局部控制率相似,仅肿瘤区域放疗组为92%,联合放疗组为91%。5年总生存期也无显著差异,分别为80%和78%。两组发生第二原发肿瘤的几率也没有显著差异(16% vs 12%,P > .05)。
- 晚期毒副作用显著降低:与接受颈部照射的患者相比,仅接受肿瘤区域放疗的患者晚期毒副作用发生率显著降低。例如,2-3级口干的发生率在联合放疗组为31%,而在仅肿瘤区域放疗组为15%(优势比,4.93)。类似地,2-3级吞咽困难在联合放疗组的发生率高达61%,而在仅肿瘤区域放疗组仅为19%(优势比,5.29)。
临床实践意义
研究作者指出:“这项研究表明,对于接受手术并病理淋巴结阴性的早期口腔癌患者,仅对原发肿瘤区域进行术后放疗,与同时照射颈部区域相比,在保持同样优异的区域控制率的同时,显著降低了2-3级口干和吞咽困难等晚期毒副作用的发生率。”
这意味着,对于那些根据局部病理风险因素仅需对原发肿瘤区域进行辅助放疗的早期口腔癌pN0患者,在进行手术和整块颈部淋巴结清扫后,可以安全地省略对颈部淋巴区域的预防性照射。这一策略的改变有望在不牺牲疗效的前提下,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研究局限性
该研究的局限性包括其回顾性设计、区域复发事件数量较低,以及毒副作用报告可能存在的变异性,这些因素可能对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癌症治疗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种治疗手段和药物选择。对于需要获取海外新药或特定抗癌药物的患者,了解可靠的海外靶向药代购渠道至关重要。同时,利用AI问诊服务可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获取个性化建议。了解更多关于癌症治疗、药物信息和诊疗指南,请访问我们的抗癌资讯专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