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转移性结直肠癌维持治疗新策略
对于经过一线治疗达到疾病控制的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而言,如何选择最佳的维持治疗方案以延长生存期并提高生活质量,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传统的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维持方案可能带来累积的皮肤毒性并产生获得性耐药。因此,探索新型、耐受性更好的维持治疗组合迫在眉睫。
在一项正在进行的1/2期临床研究(NCT05016869)中,研究人员评估了口服多靶点VEGFR抑制剂呋喹替尼(Fruquintinib,商品名:沃瑞沙,Fruzaqla)联合卡培他滨(Capecitabine,商品名:希罗达,Xeloda)作为RAS/BRAF野生型mCRC患者维持治疗的早期疗效和安全性。这项研究的初步结果在2025年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年会上进行了报告。
呋喹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早期研究结果令人鼓舞
研究数据显示,呋喹替尼联合卡培他滨作为RAS/BRAF野生型mCRC的维持治疗,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早期临床活性和良好的耐受性。
- 在中位随访5.7个月时,可评估患者(n=11)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尚未达到。
- 疾病控制率(DCR)高达90.9%(95% CI, 62.3%- 98.4%)。
- 有患者疾病控制时间超过430天,且在数据分析时仍接受治疗。
研究还确定了呋喹替尼的推荐2期剂量(RP2D)为每日5毫克,每3周周期的第1-14天服用,联合卡培他滨(1000 mg/m²,每日两次,每3周周期的第1-14天服用)。
安全性方面,87.5%的患者报告了任何级别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TRAEs)。仅1例患者出现3级或更高级别的血小板减少症TRAE,未报告严重TRAEs。4例患者因血小板减少症或牙龈疼痛需要降低呋喹替尼剂量。总体而言,该组合方案的耐受性良好。
研究设计与患者特征
这项1/2期研究旨在评估口服VEGFR-1/2/3抑制剂与卡培他滨联合用于RAS/BRAF野生型、不可切除的晚期转移性结直肠腺癌患者的维持治疗。入组患者需年龄在18-75岁,ECOG体力状态评分为0-1,并在接受最多8周期一线化疗联合西妥昔单抗治疗后达到疾病控制(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
研究采用3+3剂量爬坡设计确定RP2D,随后进入剂量扩展阶段,计划招募约30名患者。主要终点包括剂量限制性毒性(DLTs)、RP2D(剂量爬坡阶段)和PFS(剂量扩展阶段)。次要终点包括总缓解率(ORR)、DCR、总生存期(OS)和安全性。
截至2025年1月5日的数据截止日期,共有16名患者入组(剂量爬坡阶段6例,剂量扩展阶段10例)。患者中位年龄61岁,多数为男性(75%)。原发肿瘤部位主要位于乙状结肠(81.3%)和直肠(18.7%)。18.8%的患者有两个或更多转移部位,包括肝脏(37.5%)、腹膜(25.0%)和远处淋巴结(31.3%)。
展望:为患者带来更多选择
这项早期临床研究的积极结果为RAS/BRAF野生型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维持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希望。呋喹替尼联合卡培他滨方案有望成为一线治疗后的一种有效且耐受性良好的维持治疗选择。后续研究将继续评估OS数据和进行生物标志物分析,以更全面地了解该方案的长期疗效和作用机制。
对于关注这类创新药物的患者,了解其可及性(如海外购药、代购)非常重要。同时,面对复杂的癌症治疗信息和药物选择,专业的AI问诊服务可以提供辅助参考。MedFind平台也提供丰富的药物信息、诊疗指南等抗癌资讯,帮助患者获取全面信息,做出更明智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