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面临挑战,TROP2靶向ADC带来新方向
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导致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约占80-85%。尽管现有标准治疗(如化疗、免疫疗法和靶向治疗)在初期能控制病情,但耐药性最终是大多数晚期患者面临的严峻问题。后续治疗方案效果有限,亟需更有效的治疗策略来延长患者生存期。
滋养层细胞表面抗原2(TROP2)是一种在多种癌细胞上高表达的蛋白,使其成为开发抗体-药物偶联物(ADC)的理想靶点。ADC药物如同“智能炸弹”,能精准靶向癌细胞并递送强效杀伤药物。虽然已有TROP2-ADC药物(如Sacituzumab govitecan和Datopotamab deruxtecan)在其他癌症中获批,但在未经筛选的晚期NSCLC患者中进行的III期临床试验却未能成功,凸显了在该领域寻找突破的必要性。
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ac-TMT):一款独特的TROP2-ADC
Sacituzumab tirumotecan(sac-TMT),也称为SKB264或MK-2870,是一种新型的TROP2靶向ADC。与同类药物相比,sac-TMT采用了独特的连接子和药物载荷系统,旨在增强药物在肿瘤内的稳定性与抗肿瘤活性,同时降低对正常组织的毒副作用。临床前研究已证实其在多种肿瘤模型中的有效性和良好耐受性。
临床研究揭示Sac-TMT在晚期NSCLC中的潜力
近期,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的方文峰教授和张力教授团队在《Nature Medicine》上发表的研究成果,为sac-TMT治疗晚期NSCLC带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该研究汇总了1/2期KL264-01研究和2期SKB264-II-08研究的数据,评估了sac-TMT在既往接受过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包括携带和不携带EGFR激活突变的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结果显示:
- 疗效显著: Sac-TMT单药治疗在这些经多线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中展现出令人鼓舞的抗肿瘤活性。
- EGFR突变患者获益更佳: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研究发现携带EGFR突变的NSCLC患者可能从sac-TMT治疗中获益更多。这可能与EGFR突变增加了sac-TMT的内化和活性有关。
- 安全性可控: Sac-TMT的副作用总体可管理,耐受性良好。
EGFR激活突变的存在增加了sac-TMT的内化和活性(图源自Nature Medicine)
Sac-TMT:晚期NSCLC治疗的新希望?
这项研究的积极结果,尤其是在先前TROP2-ADC药物于NSCLC领域受挫的背景下,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证明了sac-TMT作为一种潜在新治疗选择的价值,还首次明确指出了EGFR突变可能是预测sac-TMT疗效的生物标志物,为精准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虽然sac-TMT尚未在全球广泛上市,但其在临床试验中展现的潜力无疑为晚期NSCLC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对于寻求最新靶向药物或仿制药信息的患者,了解这些前沿研究进展至关重要。未来,随着更多临床数据的公布,sac-TMT有望成为NSCLC治疗武器库中的重要一员。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关于Sacituzumab tirumotecan (SKB264)或其他抗癌药物的最新信息、价格、哪里购买或海外购药渠道,可以关注MedFind抗癌资讯。同时,对于复杂的病情和治疗选择,MedFind AI问诊服务或许能为您提供初步的参考信息。
信息来源已省略。